公司和员工签合同可以盖人力资源的章,只要具有法律效力的公章都是可以的。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一、附条件合同违反条件
附条件的合同在所附条件出现时生效或者失效,但是对于当事人仍然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不能随意变更或者解除。一旦符合所附条件时,一方如果不履行,就要赔偿因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所以,附条件的合同效力可分为条件成就前的效力和条件成就后的效力。条件未出现前的效力对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表现为当事人不得自行撤销、变更合同的拘束力和可基于条件出现时对该合同生效的期待权;在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则表现为当事人可期待条件出现时合同效力归于消灭的期待权。条件出现后效力在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中表现为该合同生效,在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则表现为条件出现后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
二、合同的成立时间及地点
1、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当事人采用新建、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定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外约定的除外。
承诺生效的地点未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未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住所地围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3、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未合同成立的地方,但是当事人另外约定的除外。
-
技术服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效力如何
229人看过
-
问:合同章盖合同与公章盖同等效力吗?
236人看过
-
报价单盖合同章有效力吗
299人看过
-
劳动合同一般盖公章还是人力资源章,劳动合同盖章后具有效力吗
330人看过
-
营业执照盖合同章有效力吗
184人看过
-
盖有财务章的合同具备何种效力
60人看过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一个意思表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构成一个要约,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二是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经对方... 更多>
-
-
合同盖章应当盖在什么位置才有效力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5合同一般经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因此合同盖章十分重要。合同盖章的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合同最后签字处盖单位公章; 2、在合同最后尾页法定代表人签字处盖法定代表人签名章; 3、如果有多页,还需要加盖骑缝章。
-
劳务合同盖章怎么盖,劳务合同没盖章能生效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8劳动合同是双方的意思表示,如果仅仅一方签字盖章是不成立的,当然,如果不签字盖章的一方认可合同的效力除外。 你女朋友可以按照《劳动法》规定提前一个月辞职,如果对方主张劳动合同的存在,则按照劳动合同处分双方的劳动关系,如果不承认,则可以按照事实劳动关系予以解除。 劳动者主动辞职,用人单位不存在支付违约金。 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试用期既然为一年,你女朋友可以在一年内随时解除劳动关系。
-
合同章能盖在财务章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22如果是签订合同是不可以盖财务专用章。原因如下: 首先,要清楚财务章、公章及合同专用章的区别。 财务章主要用于财务结算,开具收据、发票(有发票专用章的除外)给对方、银行印签必须留财务专用章等等。 公章是代表公司的.比如公司下发内部文件,章程,或报出的报表等都要盖公章。 合同章是与别人(个人或单位等)签合同时盖的章。 所以,对外签订合同的,要么加盖公章,要么加盖合同专用章,而不能仅盖财产章。
-
劳动合同盖什么章,盖在哪,怎么盖。有什么法律效力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0劳动者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一般应加盖公司公章。人事部门负责人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所以加盖人事章一般应视为有效。 法律规定是签字,盖章之一。如果是签字,一般应该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如果公司章程有规定,其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人员也可以签字生效; 劳动合同专用章、人事专用章或人事部印章属于内部印章,经用人单位授权后,在劳动合同上加盖这些印章应视为有效。但是,上述印章必须安机关备案,并以公开形式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