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执行案件,作为法院众多执行案件类型中的一种,其执行难度更为突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是当前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大量金融案件得不到执行,不仅扰乱金融秩序,也有损我国法制权威和尊严。为探索破解金融案件执行难的方法与技巧,笔者结合安徽省界首市法院近两年金融案件执行工作情况谈点看法及建议。
一、金融案件执行现状
2011年,界首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433件,其中金融执行案件96件,占执行案件的22.17%,执行标的额7108740元,执行兑现金额4762855.8元,执行兑现率67%。2012年,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467件,其中金融执行案件116件,占执行案件的24.84%,执行标的额7983010元,执行兑现金额5188956.5元,执行兑现率65%。
二、金融案件执行难原因
从上述金融案件执行的现状看出,近年来金融执行案件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但执行兑现率却不甚理想。其中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金融部门自身的原因。首先,由于金融部门管理不严,信贷人员素质不高,工作不负责任等因素,在贷款前调查时没有对借款人及担保人的还款能力、及财产状况进行认真调查,贷款中审查时没有详细地记录借款人及担保人的基本信息,贷款后也没有及时对金融债权进行跟踪维权,甚至还存在相当数量的人情贷、关系贷、指令贷等情况,以致造成执行时部分被执行人信息难寻、财产难控的局面。
其次,部分金融机构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机构改革,实施精简人员,竞争上岗机制,一大批老信贷员因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被迫买断下岗。而这些老信贷员经办的贷款一旦进入诉讼执行程序,往往执行起来相当困难。本院在执行案件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新接手的信贷员往往对之前放贷的借款人及担保人了解不多,而那些下岗的老信贷员往往对上述人员的情况比较熟悉。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些已下岗的老信贷员却往往不愿意配合原单位及法院的工作:一是对买断自己的原单位抱有怨恨情绪;二是与被执行人大都有特殊的关系,不愿意得罪被执行人;三是配合原单位的执行工作得不到任何回报。在这种情况下,法院的执行难度增加。
三是金融机构诉讼维权方式手段单一。在对执行结果的追求上,往往只愿意接受现金回收,不愿意接受以物抵债、债权转股权等结果,给法院执行工作造成难度。
(二)被执行人方面的原因。首先,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金融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如果还能够支付利息,也很难进入到诉讼执行这个层面。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大都因为生意经营失败,或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如重大疾病、天灾人祸等,导致陷入困境,无力还贷。被执行人为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往往处于停产、半停产或临近倒闭、破产的状况,甚至有的企业人去楼空,无现金执行,在执行中就只能对其厂房、土地使用权以及机器设备进行处置,但由于皖北地区公开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处置变现相当困难。
其次,被执行人恶意逃避债务。实践中,部分被执行企业千方百计逃债、赖账,采用改制、分立、合并、破产等手段,逃避应承担的银行债务。特别是在企业改制、破产过程中,违规操作、暗箱操作大量存在,导致执行中难以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即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多方寻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及线索,也往往收效甚微。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有的为了躲避债务,长年外出,甚至多少年都不回家一次,有的被执行人与其家庭成员或近亲属搞假分家、假赠与、假离婚,致使财产所有权真实归属与表面情况不一致,导致人难找、财难查的局面。
再次,皖北地区尤其阜阳市,是人力资源输出大市,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大,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外出居无定所,行踪无法确定,财产难以查询。
最后,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被执行人诚信意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许多被执行人认为金融机构的钱都是国家的,对金融欠款能拖则拖,能躲则躲,不愿自觉履行。甚至有些被执行人认为拖欠金融机构的贷款达到一定的年限,国家就会自动核销,不用再还了。还有一部分被执行人认为虽是以自己的名义贷款,但实际款项是别人用的,法院应该去执行实际用款人,对法院的执行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些都给执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法院系统内部的原因。一是部分法院重审判轻执行。认为审判才是法院的主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执行工作不够重视,执行力度不够。
二是不重视执行部门队伍建设。有的法院认为法院执行工作只是体力活,没有技术含量,不需要很精的专业知识。在人员配备方面,业务精良的人员往往分配在审判庭,一定程度上造成执行部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结果。
三是金融案件执行激励措施不到位。由于法院重审判轻执行,在办案激励措施上往往向审判岗位倾斜,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执行人员的办案积极性。
四是少数执行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站在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利益的角度去想问题,干工作。往往接到金融执行案件后,只是到银行查查是否有存款就完结了事,没有深入地、详尽地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在没有调查到被执行人财产的情况下,又往往草率地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五是执行人员不注重业务学习,一味凭经验办案。对新颁布的执行法律法规缺乏学习领悟,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积极探索有效的执行方式及技巧。
(四)社会执法环境的影响。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些被执行人特别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且某些地方或部门领导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滥用权力,非法干预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在这种环境下,对被执行人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势必受到当地政府的层层阻挠,执行困难可想而知。
二是人情案、关系案现象依然严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若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往往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人打电话求情,这往往也干扰了执行人员的办案进程。
三是公开市场体系不健全。尤其是拍卖市场,正处在逐步建立的过程中,非现金财产变现困难,以致金融机构往往只愿意接受现金,不愿意采取以物抵债或债转股等形式实现债权。
四是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被执行人缺乏诚信意识,欠债不还在有些被执行人看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合法、合情、合理的事,我没有钱还,我就是不还钱,你们法院也不能把我一家老小怎么地的意识依然存在。
(五)执行法规不健全。目前,涉及执行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等。虽然上述法律法规对法院执行工作作出规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上述执行法规已很难适应当前形势下的执行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虽然规定了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可以根据情节给予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规定实际上是笼统的、空洞的,不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在实际执行中,十五天的拘留期限往往起不到威慑作用,个别被执行人为了耍赖,甚至主动要求拘留。其次,给予被执行人罚款的决定,往往也很少适用,申请执行人的款项被执行人姑且不愿意还,法院的罚款可想而知往往也很难实现。至于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也往往因为维护社会稳定,缩小矛盾对立而极少适用。由此可知,由于没有一套系统的、具体的强制执行法规,法院在对被执行人适用强制措施时,往往不知其所,瞻前顾后,致使案件执行举步维艰。
(六)联动执行机制不健全。金融案件执行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整体的工作,既需要申请执行人积极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更需要公安、房产、土地、银行、新闻媒体、社区等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金融案件执行的顺利进行,才能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才能维护司法权威与尊严。但在实际执行中,虽然《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已分别颁布并实施多年,但协助执行人难求的现状却一直存在。比如,个别金融部门借领导签批手续、系统升级、要复印执行人员身份证件、等待授权等理由拖延执行时间,不协助法院执行,甚至还出现个别银行帮助被执行人转移资金情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法院的执行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三、解决金融案件执行难的对策及建议
解决金融案件执行难问题,需要完善系列规章制度,更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
(一)金融机构自身要加强管理。金融案件执行难从表面上看是执行环节的问题,而实际上根源仍在金融机构自身授信环节上。金融机构要健全自身管理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认真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这一风险防控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贷款抵押物及担保企业资产的调查了解;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增强依法办事理念,杜绝关系贷、人情贷。只有这样,才能正本清源,从源头上化解金融债权执行难的问题。此外,金融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建立专门联络员制度,专人负责管理金融案件执行维权工作。积极收集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及时向法院举证,对新发现的有利于案件执行的有价值的线索,要及向法院提供,这是金融案件能够顺利执行的前提。
(二)完善金融案件执行工作管理体制。一要法院内部既要制定相应激励措施,提高执行人员办案积极性,加大执行力度,又要制定一系列约束制度,确保金融案件执行合法有序地进行。二要加强执行人员队伍建设。与金融案件审理相比,金融案件的执行更需要专业技术,要抽调法院内部的精专人才,充实到一线执行人员队伍中去,不仅从数量上壮大,更要从质量上优化执行人员队伍。必要时,也可以尝试成立金融执行庭,专门负责执行金融案件。三要加强对执行人员的培训。既要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又要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引导执行人员拓宽思路,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并尝试以物抵债、债权转股权、反租经营等行之有效的执行措施,促进案件执行。教育引导执行人员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作为核心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切实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四要加强执行物质配备。执行工作强制性、机动性、对抗性较强,对执行工作所需的车辆、器械、通讯工具等要保障到位,否则,将影响执行工作的进行。五是执行人员自身要提高业务、政治素质。在执行案件时既要尽心尽力,又要讲求方式方法。俗话说攻心为上,略地次之,在执行中要多做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工作,广泛依靠社会力量,提高和解执结率,达到案结事了。
(三)尽快制定《强制执行法》。目前,我国强制执行法规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一部统一的《强制执行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述法规已很难适应目前执行工作的需求,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种情况造成法院在案件执行过程中采取强制措施时往往不知所措,犹豫不决。因此,针对执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应尽快制定《强制执行法》,将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予以整合,进行细化,在执行原则、执行范围、执行管理、执行程序、执行措施、执行费用的负担、协助执行义务以及妨碍执行的法律后果等方面均需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此外,《强制执行法》还应根据当前执行工作的需要增加相应的新内容,如农村集体房屋及宅基地的处置、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对申请人的救助、拘留期限的延长等。《强制执行法》使法院执行工作有法可依,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才能抛弃顾虑,最终确保案件执行工作顺利进行。
(四)建立并完善联动执行机制。执行联动机制是人民法院为解决执行难而探索和推动的一项工作机制,指人民法院联合公安、税务、工商、海关、金融、出入境管理、房地产管理、工程招投标管理、车辆管理等部门,对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确定的给付财产义务的被执行人,通过严格限制其市场交易行为、行政许可与行业准入审批、社会交往活动等办法,促使其自动履行生效裁判。由于目前协助执行人难求的状况依然存在,所以建立并完善联动执行机制很有必要。首先国家要制定一部关于联动执行机制方面的强制规定,使该项机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与相关联动部门的沟通协调,最大化地争取协助执行人的理解与支持,最终达到共享信息,共商对策,相互协助,健康有序的联动执行体系。
(五)建立并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社会诚信体系是一种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和促进诚信的社会机制。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是个人立身的根本。所以说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金融案件的顺利执行具有积极意义。首先要大力普及诚信教育;其次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
(六)灵活适用执行方案。适时采用以资产使用权抵债、资产抵债返租、企业整体承包经营、当事人双方共同开发被执行人闲置土地,以收益抵债、债权转股权等执行方式,抛弃过去单一化、僵硬化的执行执行模式,努力做到案结事了。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情况,尝试探索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的金融案件执行新举措。
第一、尝试采取黄金时间段集约执行措施。金融执行案件有一部分被执行人为农民,而这些农民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长年外出务工,行踪不定,财产难以查控,执行起来相当困难。所以对于这种案件,应充分利用执行时机,抓住农忙、春节这两个执行黄金时间段,集中力量突击执行。同时利用联动执行机制,多方位、多渠道地查询被执行人的行踪及财产线索,采取两手抓,效果会更好。
第二、尝试悬赏举报执行措施。通过开展悬赏举报活动,采取媒体曝光、网上公告、街头宣传等手段,一方面对被执行人及其家属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有利于督促其履行还款义务;另一方面通过举报人的举报,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财产线索,有利于金融案件的及时执行。
第三、尝试采取限制高消费执行措施。所谓的限制高消费是指被执行人未履行财产给付义务之前不得有旅游、度假、购买非经营必须车辆、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支付费用的行为。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规定的,属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执行方式对于那些有履行能力而故意不履行的被执行人甚是有效。
第四、尝试采取舆论监督执行措施。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要抓住个别被执行人不怕拘留、不怕罚款,就怕舆论曝光,死要面子的心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介,公开曝光那些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名单及详细情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尝试采取信用网络执行措施。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社会信用查询网络,内容包括法院判决、案件执行、借贷资讯、房屋抵押、逃匿通缉、关系人员、公司破产等资讯,并以此资讯作为企业或个人今后从事民商事活动的重要信用依据。可想而知,这种信用网络的建立,将给被执行人一个无形的压力。执行人员可以通过信用网络公布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情况,以此影响被执行人的社会信用度,从而达到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还款义务的目的。
-
金融借款案件审理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497人看过
-
市一中法院分析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难成因及建议
333人看过
-
怎样解决金融案件执行难问题
388人看过
-
当前“道赔”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367人看过
-
析仲裁案件难执行的原因
152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的对策及建议有哪些
161人看过
-
涉金融案件执行难的对策有什么执行难的原因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1在工作实践中,金融案件的执行标的金额较大,往往存在审判容易执行难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形象,还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切实保护金融单位的合法权益,既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难点。
-
为什么金融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30金融案件为什么执行难金融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是:(一)企业原因1.企业不景气无力清偿债务。从实践看,企业不景气无财产可供执行或可供执行的财产价值较底,这是造成金融纠纷案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2.企业自觉履行债务观念淡薄,思想存在误区。他们认为企业负债是大环境造成的,企业长期拖欠银行等金融系统的款项是普遍现象,又不是他一家。3.被执行企业的财产产权不明确。有些企业在成立之初,就钻法律的空子,造成财产不
-
金融案件为什么执行难?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30金融案件为什么执行难金融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是:(一)企业原因1.企业不景气无力清偿债务。从实践看,企业不景气无财产可供执行或可供执行的财产价值较底,这是造成金融纠纷案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2.企业自觉履行债务观念淡薄,思想存在误区。他们认为企业负债是大环境造成的,企业长期拖欠银行等金融系统的款项是普遍现象,又不是他一家。3.被执行企业的财产产权不明确。有些企业在成立之初,就钻法律的空子,造成财产不
-
-
涉金融案件执行难的对策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9在工作实践中,金融案件的执行标的金额较大,往往存在审判容易执行难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形象,还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切实保护金融单位的合法权益,既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