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孩子十个月抚养权应该判给母亲,但是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由父亲抚养:
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不生二胎离婚生二胎怎么处理
1、首先,夫妻双方离婚的情况下,必须是基于感情破裂这个基础上,因而不生二胎并不能作为起诉离婚的理由,以此理由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不会予以受理。2、在法理上来说,女性是享有生育自由权的,任何人都无法剥夺这样的权利,如此带有威胁性质的离婚理由,是不构成起诉离婚的条件的。3、因此,在此情况之下,双方若是就生不生二胎达不成一致,只能选择起诉,但是我们在起诉之前必须要搞清楚,是否夫妻双方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毕竟结婚是大事,离婚也不能儿戏。4、起诉离婚中,基于夫妻感情破裂,并以此出具的证据和客观事实,在经过法院审核之后,觉得可以予以立案的,才会立案。5、就起诉而言,就相当于双方已经半点情面不讲,上法庭就如同战场,就是否离婚、孩子的归属、财产的分配,法院都会一一予以调解或判决。6、所以,准备离婚,或者有这个念头的夫妻都应该明白,在矛盾没有大到不可调节的一步时,千万不要走这一步,一整个家庭的完整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不妨好好沟通,留彼此一个体面。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二胎出月子离婚争取一胎抚养权怎么争取?
294人看过
-
女孩十二个月就起诉离婚了判抚养权是否有效
371人看过
-
二胎妈妈离婚怎么索要抚养权?
51人看过
-
重婚后二胎是怎么判决抚养权的?
197人看过
-
双胎九个月离婚怎么判
316人看过
-
二婚离婚后第二胎子女的抚养权归谁?怎么办?
331人看过
二胎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立的生育政策。只要符合生育二胎政策,随时可以办理二胎准生证,随时可以生育二胎,没有一胎二胎间隔时间规定,没有育龄妇女年龄限制,没有要办理好准生证才能怀孕的规定。... 更多>
-
二胎宝宝三个月离婚抚养费该怎样付贵州在线咨询 2024-09-161、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 2、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抚养费的专用账户或在探视孩子时支付。 ? 3、一般情况下,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截止到子女十八周岁。 ? 4、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态度。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会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
重婚后二胎是怎么判决抚养权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30因为重婚行为导致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归女方所有,也可以归男方所有,是由双方协商决定的,若是协商不成,由法院来判决抚养权归属问题,要考虑父母的经济条件,孩子的个人意愿。
-
家暴判离婚,二孩一个,抚养权怎么判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21因家庭暴力离婚的两个孩子的监护权归属,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在审判实践中,如果是两个孩子,通常孩子的监护权是夫妻双方一人,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支持一方的判决; 比如对方同意两个孩子都给一方或者对方明显不利于抚养孩子。比如对方家暴真的不适合抚养孩子。这时候法官会考虑把两个孩子的监护权判给一方。
-
离婚后孩子十个月抚养费怎么算,我们要是抚养权归谁,抚养权怎么判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8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从你的问题看,孩子只有10个月大,从有利
-
法律上二胎离婚子女抚养权判给谁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08一般孕期是不提倡离婚的,男方还不能提离婚,女方可以。孕期,哺乳期孩子归女方的机会大。哺乳期内的子女由母亲抚养。即使现在不是由母亲哺乳的,按照法律的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除非母亲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另外,父母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