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逃避或向他人转嫁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向他人转嫁本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方式达到杀害婴儿或神智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客观要件不同。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被害人遗弃于能够获得救助的场所,如他人家门口、车站、码头、街口等。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则是将婴儿或行动困难的老人放置于不能获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内;将神志不清、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野,等等。
3、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性质与危害程度相差较大,在通常情况下容易区别,但遗弃罪与故意杀害家庭成员的犯罪有时也难以区分。
4、从司法实践来看,主要是行为人将婴儿或没有任何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不予任何扶养甚至移置于室外的案件,难以区分是遗弃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5、在这些案件中,行为人均负有扶养义务,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既可能构成遗弃罪,也可能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在这种情况下,应重点考察生命所面临的危险是否紧迫,生命对作为义务的依赖程度,行为人履行义务的难易程度,行为是否会立即导致他人死亡等因素,判断成立遗弃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就主观方面而言,遗弃罪的行为人并不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只是对被害人生命、身体的危险持希望或者放任态度;而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则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
例如,行为人将婴儿置于行人较多的场所或者国家机关门前的,只能认定为遗弃罪。反之,如果行为人将婴儿置于没有行人的场所,将行动艰难的老人带往悬崖边上扔下不管的,则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遗弃刚出生女婴是遗弃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145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与遗弃罪的界定
208人看过
-
婴儿遗弃冻死构成遗弃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264人看过
-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有什么联系
323人看过
-
将女婴遗弃被认定故意杀人罪
102人看过
-
区分故意杀人罪和暴力犯罪的致命效应
253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如何区分遗弃罪与采取遗弃手段实施的故意杀人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31、区分遗弃罪与采取遗弃手段实施的故意杀人罪,主要可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两方面来分析。 2、通常,故意杀人的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遗弃行为会导致被遗弃人死亡的危害后果有明确认识,并且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态度。 3、而遗弃,行为人可能认识到,也可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遗弃行为会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带来危险,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不愿意、不放纵被害人死亡或者伤害的结果发生,即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
-
故意杀人罪的定性与遗弃罪有何区别?故意杀人罪与遗弃罪有哪些区别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4刑法中对故意杀人罪的定性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并且实施了相应的犯罪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方式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作为是行为人积极主动地实施,不作为是行为人负有某种保护义务,但行为人没有履行相关义务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故意杀人罪与遗弃罪的最大区别是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例如,将女婴扔到深山中的行为,表面上符合遗弃罪的构成要件,但实质上
-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有何区别,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是怎么样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9一、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有何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
-
故意杀人罪和遗弃罪怎么处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5目前的这个故意杀人罪和遗弃罪,具体是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逃避或向他人转嫁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向他人转嫁本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方式达到杀害婴儿或神智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
如何区分遗弃罪与“抛弃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30符合下列要求构成遗弃罪: 主体为对被遗弃者有法律扶养义务的人; 二、主观表现为故意; 3象是受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4、客观地表现为老年、年轻、生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支持,拒绝支持,情节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