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1:02:26 79 人看过

1.犯罪心理学与刑法学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规定的犯罪与刑罚的学科,其中包括犯罪及其构成要件、犯罪形态、刑事责任、刑罚及其种类、刑罚的具体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犯罪心理学所研究的犯罪,是以刑法中有关犯罪的规定作为依据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说,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刑法学的制约。例如,犯罪心理学在研究如何确定犯罪的定义、划分犯罪的类型、控制和预防犯罪等问题时,要受到刑法学研究的制约,刑法学的研究为犯罪心理学提供了法学和法律上的依据。反之,犯罪心理学对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成果,又为刑法学研究犯罪提供了某种认识和理论的基础。例如,刑法学中对犯罪主观要件的认定,要以犯罪心理学对犯罪心理形成机制和刑事责任心理基础的研究为依据。

2.犯罪心理学与犯罪学

犯罪学是以犯罪现象、犯罪原因以及预防犯罪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刑事法学(魏平雄、许章润,1987)。犯罪学是从宏观的角度透视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综合地研究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犯罪预防的对策。总体上说,犯罪学是对犯罪现象的宏观把握,是研究犯罪现象的综合性学科。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变化规律,因此它与从不同角度研究犯罪现象的犯罪人类学、犯罪社会学处于同一学科层次上,同属于犯罪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犯罪学十分重视对犯罪成因论中的个体因素的探讨(戴宜生,2002),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可为其提供丰富的资料,而且还可提供不同于其他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使我们对犯罪现象的探讨更有深度,提出的犯罪对策更有针对性。

3.犯罪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要应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特殊的群体——犯罪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普通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的实质、各种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学研究的各种方法等都要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反之,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可丰富和发展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使其更加充实和不断完善。

4.犯罪心理学与法律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又称为法制心理学,是应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立法、司法、守法、违法和法律宣传教育中固有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从属于心理学和法学母体的分支学科,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法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罗大华,1994)。法律心理学包含很多分支学科,如立法心理学、法律宣传教育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矫正心理学等等,犯罪心理学也是法律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5.犯罪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揭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基本规律,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的社会化、攻击行为和利他行为、群体心理、领导心理、人际关系心理等理论都要在犯罪心理学中得到具体应用;反之,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丰富和发展社会心理学的内容和理论。例如,犯罪人错误的社会化,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人际互动,团伙犯罪中的暗示、模仿、从众、责任扩散、去个性化等问题的研究可大大充实社会心理学的内容。如果从犯罪行为是一种反社会行为、犯罪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社会心理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犯罪心理学看成是应用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

除此之外,犯罪心理学还与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犯罪人类学、犯罪社会学、犯罪精神病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4: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预防犯罪相关文章
  •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目的
    法律综合知识
    犯罪心理学的目的:1.为发展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做出贡献2.为预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罪犯的实践服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步骤:1.建立假设。通过观察如果对未知现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发生了疑问,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进行尝试性或假设性的推测,也就是提出问题。2.搜集资料。建立假设后,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根据事实资料验证假设。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个案追踪法等。3.分析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类,是指系统化和简约化。4.做出结论。即验证假设的过程,确定假设的正确与否。
    2023-04-22
    201人看过
  • 性犯罪被害人心理学
    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性犯罪被害现象的学科。属于性犯罪被害人学的一个方面。研究内容包括:1、性被害人的个人因素。通常认为,被害人的性格、服饰、化妆、言行举止、相貌、心理缺陷、情绪特征、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等,与是否遭受性被害有关。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被害性的概念,认为被害人所具有某些特殊的性格、气质、生理素质、能力等,使其容易受到犯罪人的侵害。被害性分为一般被害性(容易遭受多种犯罪侵害的特性)和特殊被害性(容易遭受某类犯罪侵害的特征)。这个概念被广泛用于研究性犯罪被害人。2、性被害过程中的心理互动。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性被害过程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甚至是剧烈的心理互动:犯罪人极力将犯罪行为中立化或合理化(寻找理由把犯罪行为看成是合理的、符合其道德准则的行为),同时,将被害人非人格化(贬低被害人的人格,把被害人不当作人来看待,而看成是满足其性欲的一种工具、对象,或者是满足其深层的潜
    2023-06-11
    497人看过
  • 犯罪心理学的行为因素
    法律综合知识
    犯罪心理通常是指犯罪主体在犯罪活动中的心理,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在犯罪发生的自始至终,犯罪人的心理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有何规律。行为因素,指犯罪人原有的不良行为特点。不良行为是在不良的心理支配下发生的。根据反馈原理,不良行为如果得逞,会反作用于不良心理,使不良心理得到强化和发展。恶性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形成犯罪心理。下列不良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关:1)错误的活动。指参加不符合社会要求、为社会所禁止的活动。如看淫秽书刊和录像,违反纪律,扰乱公共秩序等。这些活动对行为人的心理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减弱他对不良诱因的抵抗力,增强不良的心理因素,进而诱发犯罪心理。2)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不良的行为方式很多,如欺骗、赌博、欺凌弱小和报复等。如果通过不良的行为方式满足了需要,就会在心理上肯定这种行为方式,今后用以再次满足需要。因此,这种错误经验是形成犯罪心理的基础之一。3)有害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由于重
    2023-04-22
    125人看过
  • 警察犯罪心理学的研究
    [摘要]警察是社会正义、安全和力量的代名词,但当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警察这个执法团体也出现了大量的违法犯罪现象,并日趋严重。笔者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构建关于警察犯罪的形成过程及相关因素的简单模型,主要涉及引发警察犯罪的需求问题、犯罪行为的习得过程以及影响警察犯罪心理形成的权力动机、多社会角色和人格缺陷等因素,以为寻求从心理角度根本遏制警察犯罪的途径提供帮助。[关键字]需求犯罪动机学习原理警察是社会正义、安全和力量的代名词。他们以自己的工作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使人民群众获得宝贵的社会安全感。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政治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警察这个执法团体也出现了大量的违法犯罪现象,并日趋严重。很明显,由于警察身份的特殊性,其犯罪远比作为一般社会个体犯罪时对社会的危害严重。因此,对警察犯罪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与迫切。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任何行为都又要受到
    2023-06-11
    164人看过
  •  心理与犯罪:牵连与想象的辩证关系
    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是两种不同的犯罪形态。牵连犯是指多个罪名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这些行为分别触犯了数个罪名,从而构成了多个罪名。想象竞合犯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异种罪名的情况。我国刑法理论界主张对想象竞合犯按“从一重罪处断”原则处理。牵连犯:这类犯罪行为是出于一个共同犯罪目的,实施了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这些行为分别触犯了数个罪名,从而构成了多个罪名。且对于牵连犯,除我国刑法已有规定的外,从一重罪论处。按照从一重处罚,是考虑到数行为之间的紧密关联性,数行为可以当作整体的一行为看待。刑法分则中对部分牵连犯的处罚方式规定了从一重。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异种罪名的情况。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想象竞合犯,但这一概念
    2023-10-28
    416人看过
  • 底学历的高科技犯罪
    4天内非法获利4万多,却让移动公司损失了140多万元的手机话费。24岁的湖南男子贺某因涉嫌盗窃罪被杭州江干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低学历嫌犯网上获得高科技犯罪手段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贺某与外号叫小胖(在逃)的男子是老乡,没事经常泡在网上。通过论坛聊天时,两人得知:境外某些声讯台可以拨打返利,只要能想办法搞到别人的卡不停地打电话,就可以不费丝毫力气赚钱了。小胖联系上信息提供人,对方告知,每拨打境外声讯台一分钟,就可以得到一角多钱的返利,还传授经验:复制的SIM卡打电话不会停机。复制SIM卡并不简单,两人在网络上搜寻,很快就找到专门的软件。4天让通信公司损失140万去年12月13日,两人在网上购买了10张杭州手机卡、SIM卡读卡器及群拨器。随后进行解卡、复制卡,并于去年12月15日、16日在湖南株洲市拨打境外图瓦卢的声讯电话。每张SIM卡的余额原本只有几元钱不等,而经复制后,果然连续拨打不停机。声
    2023-04-22
    132人看过
  • 犯罪心理学是什么呢
    一、犯罪心理学概念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
    2023-05-05
    396人看过
  • 描述邻近关系特征及调整原则的核心要领
    相邻关系的特征:1、相邻关系的主体是相邻房地产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2、相邻关系的对象是行使房地产权利时的利益;3、相邻关系的内容主要是一方有权要求对方给予必要的便利,从而限制对方的权利。调整原则: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2、提供利益原则;3、公平合理的原则。相邻关系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相邻关系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权利主体之间发生的。这是由于单个主体构不成相邻,也无法发生相邻关系;相邻关系是基于不动产相互连接的情形,也包括不动产之间相互邻近的情形,比如不相连接的前后两幢房屋也发生相邻关系.相邻关系是一种从属的法律关系,它不能单独转让,只能随着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而转移,如果不动产消灭它也随之消灭。《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五条:不动产权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等,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第二百九十六条: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
    2023-07-12
    312人看过
  • 心理失衡:大学生犯罪主因
    2006年8月8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一个小村庄,一名大学生拎着镢头20分钟连杀7人。这7人里,除3人与其有一些小恩怨外,其余4人均为无端遭难。大学生李征杀人,一口气杀7人,酿成4死3伤的悲剧。如此灭绝人性,滥杀无辜,看完报道使人毛骨悚然,其作案手段之惨忍令人发指。这是大学生吗,这是一个有理智的正常人吗?这同法西斯,同刽子手有何两样。大学生施暴,无端的杀人现象并不是偶然: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马加爵因打牌被疑作弊,一怒锤杀四名同学;原系贵州电视大学直属分校二教部学生王文德,在学校因赌博发生争执将他的两名同学杀死;广州市海珠区某著名高校的大一学生,与其他两名同伙制造了一起血案,在学生公寓里将自己的好友杀死,而出发点是因赌球欠下巨债想绑架勒索钱财。等等。大学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虽说现在大学生人数已经超前,但是毕竟是受教育多年,心理也已趋向成熟,与一般的人相比,与知识浅的
    2023-06-11
    122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与测谎仪的关系
    不能,检察院在办理案件中可以使用测谎仪帮助审查、判断证据,但不能将测谎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证据的主要形式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其中,鉴定结论包括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和声像资料鉴定,不包括心理测试。测谎仪是如何工作的在加载仪器进行心理测试的过程中,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存在正常记忆,那么当他否认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时,违背真实认知的表述会引发这些生理指征(如人体的皮电、胸唿吸、腹唿吸、血压、脉博、动作等参量)发生微小变化,随即被敏感的仪器捕捉到。因此,仪器所记录的数据中,如果有可疑的异动,就说明被测试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说谎了。但要记得,数据的异动仅仅表示可能说谎。之所以不能确定是一定说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条:1、如果被测试人自己真的认为没有做过(比如完全不记得了),那么就不会出现生理指征的异常变化,仪器再敏感也捕
    2023-07-18
    76人看过
  • 大学生犯罪心理有哪些特点
    一、情绪具有不稳定性现在的大学生犯罪大多数都表现为激情犯罪,即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感情用事,自控力较差。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并且他们对于一些认识比较偏激,不能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换言之,即是缺乏理智,具有明显的一时冲动等特点。人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是非常复杂的,但是由于缺乏理智,那么对于行为的控制力就会减弱,于是,感情用事,易冲动等特点就表现出来。而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触犯法律,会造成什么后果缺乏考虑,加之心理只感到愤怒、怨恨、嫉妒和恐惧,从而就向引起这些情绪的客体进行发泄或者是向与之无关的当事人进行发泄,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紧张不稳定的心理,从而导致了犯罪行为的产生。二、具有不良情绪这里说的不良情绪主要是以性格孤僻、焦虑不安、抑郁情绪、敏感多疑、强迫自我、内在心理压力和自卑等为主。当这些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就会出现情绪发作,进而产生犯
    2023-05-04
    214人看过
  • 邻近关系概念及其特点
    相邻关系是指土地、土地上的自然物或建筑物的相邻所有人在使用或经营这些相邻房地产时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其特征如下:1、相邻关系的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2、相邻关系是由主体所有或使用的法劝产相邻引起的;3、在内容上,相邻关系因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等等。不动产相邻关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相邻关系发生在两个以上的不动产相邻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之间。相邻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使法人;可以是财产所有人,如集体组织、房屋所有人,也可以是非所有人,如承包经营人、承租人。第二,相邻关系的客体一般不是不动产和动产本身,而是由行使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所引起的和邻人有关的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如噪声影响邻人休息,对于不动产和动产本身的归属并不发生争议。有的相邻关系的客体是物,例如,相邻竹木归属关系。第三,相邻关系的发生常与不动产的自然条件有关,即两个以上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财产应当是相邻的。如上例承包经营人乙不
    2023-07-14
    416人看过
  • 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
    不久前,在石家庄某高校就读的我省怀化籍学生杨亮(化名)在向同班女生求爱遭拒后,持菜刀向对方连砍40余刀;湘潭某大学化工学院2002级学生刘忆为了摆脱谢某对自己私生活的干涉,于去年纠集数人将谢某杀死;岳阳某学院大三学生黄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他为筹集赌资,仅去年一年就盗窃20余起,偷得同学的笔记本电脑等物品价值3万多元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不断增多的趋势。在校大学生们为何频频触犯法律?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应该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高校学生工作处以及省犯罪学研究会的相关专家。令人惋惜的大学生犯罪在湖南省女子监狱,记者见到面容清秀的李爱娟时,很难想象她就是砍了室友62刀的杀人犯。现年20岁的李爱娟原本是长沙医学院临床四班大一学生,性格温和的曾海燕是李爱娟唯一的同室好友。2006年4月,李爱娟多次偷偷使用曾海燕的小灵通给男友打电话,由于是长途电话,话费自然不低。当月月底
    2023-06-11
    345人看过
  • 犯罪心理学的狭义和广义之分
    根据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
    2023-04-22
    16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预防犯罪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或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这包括社会预防和心理预防两个方面,前者从宏观角度出发,后者从微观角度出发。具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锁好门窗、保管好贵重物品、不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外出、遵守交通规则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减... 更多>

    #预防犯罪
    相关咨询
    • 试述学与学的关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6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都属于刑事法律,都是用于解决犯罪问题的法律。区别在于:刑法是实体法,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刑罚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刑事诉讼法是关于追究犯罪,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刑罚的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
    • 犯罪的基本学科分为三类: 犯罪心理学, 情感型动机犯罪, 初犯, 三类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13
      1、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2、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犯罪行为。 4、初犯
    • 学区与学校的关系大概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5
      学区房和学籍挂钩,父母为了孩子上某个学习,所以会选择学区房置业。
    • 刑事犯罪中的心理学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3
      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犯罪心理学也是如此。一方面,它与生物科学结合,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它伸展到技术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相联系,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心理学还研究人类个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观。另一方面,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时至今日,心理学发展得更加宽广庞杂,这就要求从哲
    • 大学想学法律.我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8
      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理兼收的专业,理科生一般来说是可以报考法学专业的,但在每年高校招生计划发布的时候,也可能会有一些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