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间可以活动的范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8 15:44:35 93 人看过

活动范围是固定的就是所居住的市或县,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察机关为当地公安机关,只要考察机关批准是可以离开的,但通常是不会批准的。

一、缓刑的人口是市区吗?

不是。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活动可以市市区之外,但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二、缓刑缓刑人员能找工作吗

缓刑一年的人员在缓刑期间能找工作。我国法律规定了被宣告缓刑的犯人在缓刑期间应当遵守的义务如下: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三、取保候审可以离开本市吗

被判处缓刑的,应当经执行机关批准,在考验期内才能离开居住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6: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一、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是多长时间1、对外国人限制活动的,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限制活动范围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四十四条二、外国人被限制出境怎么解除解除限制出境,只有提供担保,或者案件被检察院撤销、法院下达判决。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是:1、当事人的申请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应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原则,以法院依职权采取为例外。申请应书面提出,载明申请保全的事项、事实和理由,并以申请人能提供被申请人的护照号码为最佳,申请书应附有相关证据。申请限制出境应交纳申请费,申请费的收取不以案件的标的额为计算依据,宜纳入《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由最高法院确定一统一的收费标准。2、申请人的担保若错误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可能会导致被申请人遭受损失,因此,当事人在向法院提出申请的同时,应向法院提供可靠担保,申请人拒不提供担保
    2023-12-08
    412人看过
  • 限制缓刑期的活动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能做违背以下规定的事情:(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在服缓刑期间能不能贷款购房缓刑人员能贷款买房。法律只规定了缓刑期间要遵守下列规定,并没有规定不能贷款: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3-07-02
    75人看过
  • 缓刑后可以自己活动吗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等符合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是可以判处缓刑的,被判处缓刑后,缓刑人员需要进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一般由当地的司法部门和公安部门共同配合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这也就是说,在缓刑执行期间,缓刑人员是有一定人身自由的,但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离开,需要报请考察机关批准,如果不批准,就不得离开。因此,缓刑人员的活动是相对的。一、缓刑的一般程序是什么?一般缓刑的手续的是:1、法院出具执行通知;2、当事人携执行通知到司法局去报道3、司法局出具报到单
    2023-04-02
    73人看过
  • 缓刑期间限制犯人地域活动
    缓刑人员不得离开居住地。缓刑犯在被执行期间,并未消除罪犯身份,未经执行机关或执行单位批准,不得组织、发动和参加公民缉织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不得外出经商;不得离开居住地等。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再犯新罪,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再犯新罪,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4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上述执行活动均由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缓刑人员因何不能出市缓刑人员不能出市的原因如下: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在被宣告缓刑期间,如果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2、可以到所居住的公安派出所,把情况向派出所报告,对于外出打工、学习,如果是本人所居住的市、县范围外,应当经过当地派出所批准,否则,不得擅自外出打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
    2023-07-04
    344人看过
  • 缓刑期间能否参加社会活动?
    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外出,在我国法律规定中缓刑在原则上不能离开当事人居住地,如果有外出需求应当向监管矫正机构提出申请,一般是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司法所提出申请,由司法所上报司法局,司法局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在得到批准之后缓刑当事人才能外出。但寻要注意的是缓刑当事人要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缓刑期间外出的程序是什么缓刑期间外出需要向居住地司法局提出书面申请,并获得批准。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3、遵守调查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调查机关批准。调查机关批准的,可以到外地。缓刑期间不得申请外出打工,不得受司法机关监督。《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
    2023-07-01
    401人看过
  • 缓刑执行期间能自己活动吗
    缓刑执行期间能自己活动,但活动范围不得超出居住的市、县。如果需要去外地,需要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执行期间是可以自己活动的,但未经允许不得离开所在市县。《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
    2024-05-15
    466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的活动范围受到什么限制?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前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要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与特定的人员见面或通信。一、取保候审期间要遵守什么规定取保候审期间要遵守下列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二、取保
    2023-06-20
    298人看过
  • 公司超出经营范围的活动可以撤回吗
    超越公司章程载明的经营范围的合同,若是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且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则合同是有效的。但若是合同内容的经营行为属于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的,合同应被认定无效。一、阴阳合同中的哪一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阴阳合同中一般来说阳合同因为不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阳合同是无效的;阴合同才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其他要件的,则阴合同就是有效的,如果不符合合同生效的其他要件,则两份合同都无效。合同生效要件除了要求合同内容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还要求订立合同的双方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二、合同不是本人签字有没有效合同不是本人签字是否有法律效力,具体如下:1、如果代签人是在被授权之后签字,或者是本人明知道代签人利用自己的名义在合同上签字而没有作出否认表示的,签字是有效的,合同也会有法律效力;2、代签人是无权代理、超越代理权的
    2023-06-29
    217人看过
  • 缓刑的影响范围?
    缓刑的法律后果有三种:一、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刑法规定的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期满,宣告原判刑期不再执行;二、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漏罪没有判决,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漏罪进行判决,把前后两罪的刑期总和计算,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刑罚执行期限;三、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刑的具体有哪些内容死刑缓刑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于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除了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2、被决定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3、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犯罪分子,可以在二年期满后依法予以减刑等。《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
    2023-07-08
    355人看过
  • 缓刑期间是否能参与选举活动
    服刑期间,只要没有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在剥夺政治权利期间,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没有公民都享有这项权利,也有例外情况,当违反法律被判处刑事处罚,剥夺政治权利之后,就不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了。在缓刑期间出国是否可以一般是不可以的,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期间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泰国签证还是很好办理的,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到泰国旅游的民众也越来越多,如果自己嫌麻烦的话就可以交由旅行社帮忙代办泰国签证。但是,有些人可能是需要到泰国长期出差或者有其他的原因,泰国当局对于办理本国签证的政策要求都不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023-07-05
    420人看过
  • 缓刑期间日常活动有哪些方面
    一、缓刑期间日常活动有哪些方面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二、缓刑期间外出打工需要什么条件缓刑期间外出打工需要的条件是:应当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请。具体而言有关缓刑考验期间工作生活问题的规定主要为:1.缓刑期间接受社区矫正。必须遵守社区矫正监管规定,应当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内工作生活。2.缓刑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有正当理由,经过审批的,可以外出。但是有时间限制,不可能长期。3.因故居所变更的,可以申请居住地变更,变更监管地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
    2023-11-16
    434人看过
  • 保释审查期间限制活动范围的规定是什么?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前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要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与特定的人员见面或通信。取保候审期间有哪些限制(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
    2023-07-18
    102人看过
  • 缓刑的适用范围是多少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能。根据法律规定,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可以判处缓刑,但是累犯除外。缓刑,全称刑法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判过缓刑还能判缓刑吗判过缓刑是否还能再判缓刑,需要看再次犯的罪是否适用再次判缓刑的条件,一般情形下被判处过缓刑的人再次犯罪的,说明犯罪的可能性与社会危险性较高,法官可能不会再次判处缓刑,具体要综合犯罪的所有情节来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
    2023-07-18
    222人看过
  • 限制活动范围可以采取怎样的强制措施
    限制活动范围若属于拘传、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拘留、逮捕的,属于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外国人限制活动范围后跑了怎么办外国人未经批准,擅自进入限制外国人进入的区域,责令立即离开;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对外国人非法获取的文字记录、音像资料、电子数据和其他物品,予以收缴或者销毁,所用工具予以收缴。外国人、外国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拒不执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限期迁离决定的,给予警告并强制迁离;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3-08-01
    12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缓刑活动范围在市区,可以去别的地方活动活动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5
      社区服刑人员发生突发性重大变故等紧急情形的,经司法所负责人同意、报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分管领导批准,可以口头请假外出,紧急情形消失后应当及时补办请假手续。 社区服刑人员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连续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一年累计请假天数不得超过六十日。 因特殊情况,一年累计请假天数超过六十日的,应当由市级社区矫正机构审批。
    • 缓刑的活动范围有多大
      天津在线咨询 2024-03-26
      缓刑的活动范围是固定的所居住的市或县。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察机关为当地公安机关,只要考察机关批准是可以离开的,但通常是不会批准的。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 缓刑活动范围5公里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2
      活动范围是固定的就是你所居住的市或县,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察机关为当地公安机关,只要考察机关批准是可以离开的,但通常是不会批准的。
    • 缓刑的活动范围能扩展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7
      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 被判缓刑人员活动范围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0
      我国在关于被判缓刑人员活动范围: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