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的预备行为解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6:42:00 246 人看过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预备不算犯罪未遂。因为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阶段,而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了。两者是犯罪的不同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联系与区别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异同点: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6: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未遂相关文章
  • 行为犯是否具备犯罪未遂
    行为犯具备犯罪未遂。行为犯可以有未遂犯,行为犯是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对于行为犯的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单车是属于行为犯还是结果犯破坏单车是属于行为犯。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行为犯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告完成,而是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有哪些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阶段;2、未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犯罪未遂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犯罪中止是行为人主动放弃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3、刑事责任不同,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三、既遂和未遂的区别是什么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
    2023-04-01
    284人看过
  • 预备犯罪与未遂犯罪之分
    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本质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发生在犯罪行为尚未着手之前,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着手但尚未结束之间。犯罪预备又称预备犯,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未遂又称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同之处在于犯罪行为未能继续进行的原因来自外界,是行为人意想不到的原因,并非行为人主动中止,只是由于行为被迫中止的阶段不同而称谓不一样。发生阶段的不同致使社会危害性不同,因而二者在处罚上也存在区别: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处罚。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怎么处罚1、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2、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经着手实
    2023-07-07
    450人看过
  • 犯罪未遂可以预备吗?
    犯罪预备不可以未遂,二者是不同的犯罪终局形态。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预备犯罪跟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1、概念不同: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犯罪是犯罪未遂,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成功;2、不同的处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既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遂犯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8-01
    284人看过
  • 分析故意犯罪预备行为的法律性质
    需要结合具体的刑事案件进行具体的分析。不确定故意(又称相对故意、附条件故意),是指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具体内容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并不明确,而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犯罪预备行为的客观要件要素符合某一犯罪预备在客观方面的特征,且主观上又具有该种犯罪的概括故意,就应按该种犯罪性质认定。哪些行为是犯罪预备行为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有: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的计划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
    2023-07-14
    357人看过
  •  未遂与中止:犯罪行为的实质分析
    这段内容讲述了犯罪行为的时间和未遂与中止的区别,以及未遂和中止的刑事责任不同。犯罪未遂发生于实行阶段,而犯罪中止则发生在预备或实行阶段。犯罪未完成的原因也有所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成目标,而犯罪中止则是指行为人主动放弃了继续实施并完成犯罪的可能性。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1.犯罪行为的时间有所差异,犯罪未遂发生于犯罪实行阶段,而犯罪中止则发生在犯罪预备或实行阶段;2.犯罪未完成的原因也有所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成目标,而犯罪中止则是指行为人主动放弃了继续实施并完成犯罪的可能性。3、刑事责任不同,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两个在司法审判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它们的区分对于正确判断犯罪行为具有
    2023-08-19
    252人看过
  • 预备犯是未遂犯吗
    一、预备犯: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全部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犯罪预备有两种类型:1、为犯罪准备工具。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改造、找寻、购买等多种方式,其目的是为犯罪准备最合手、适用的工具。如为杀人而购买刀子,或自制利刃、火器等,为盗窃准备撬压工具、攀登工具等,为投毒购买毒药等均属为犯罪准备工具。2、为犯罪创造条件。为犯罪创造条件是指除为犯罪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全部准备活动,如踩点、跟踪、了解、掌握犯罪对象的活动规律,确定最佳地点和最佳时间,筹集资金、学习攀登、搏斗、诱骗等技巧,均属为犯罪创造条件。预备犯罪只是犯罪的准备工作,犯罪行为事实上并未实际发生,侵害行为和后果还没有产生。对此,刑法认为犯罪预备也是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可以比照犯罪既遂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二、未遂犯: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
    2023-04-07
    133人看过
  • 预备犯罪行为的种类
    犯罪预备行为包括犯罪准备工具的行为和为犯罪创造其他便利条件的行为,以下行为属于为犯罪准备工具的行为:1、购买匕首、寻找棍棒、绳索等用于杀害被害人或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2、准备用于消除犯罪障碍的器械物品,如斧头砸门、锯错撬锁等;3、准备交通工具到达或逃离现场;4、准备接近犯罪对象的工具,如翻墙梯。哪些是犯罪预备的类型一、为犯罪准备工具。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改造、找寻、购买等多种方式,其目的是为犯罪准备最合手、适用的工具。如为杀人而购买刀子,或自制利刃、火器等,为盗窃准备撬压工具、攀登工具等,为投毒购买毒药等均属为犯罪准备工具。二、为犯罪创造条件。为犯罪创造条件是指除为犯罪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全部准备活动,如踩点、跟踪、了解、掌握犯罪对象的活动规律,确定最佳地点和最佳时间,筹集资金、学习攀登、搏斗、诱骗等技巧,均属为犯罪创造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
    2023-07-15
    110人看过
  • 判断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依据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特征是什么?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比如想抢劫因为遭到反抗没抢到钱,但是行为实施时已经构成犯罪,只是没有得到财物而已。但如果为盗窃去购买钳子等作案工具,为抢劫去购买枪支、刀具或踩点等显然是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属于犯罪预备。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具有四个特征:1、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2、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3、事实上未能着手实施犯罪4、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
    2023-07-18
    447人看过
  • 预备未遂中止是犯罪吗
    是的,属于犯罪状态,这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所以犯罪是存在的,但要看严重程度。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犯罪未完成是否是由于犯罪分子的意志以外的原因,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至于犯罪未遂和预备阶段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也就在这里。刑罚的本质目的是通过对犯罪行为实施者的惩罚来威慑和预防犯罪。虽然犯罪预备尚未实施,客观上没有造成损害,但对社会有明显的潜在危害。如果不制止和惩罚,无疑最终会导致犯罪的实施,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害。因此,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预备犯也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预备犯也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犯罪未遂】犯罪已经开始实施。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为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既遂犯的处罚。第二十四条【中止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
    2023-08-06
    287人看过
  • 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如何认定犯罪预备行为
    一、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是指同种犯罪的案件,对预备犯的处罚原则,参照对既遂犯的处罚原则来进行。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如何认定犯罪预备行为(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
    2023-06-24
    184人看过
  • 犯罪中止预备未遂是否认定为刑罚
    是的,犯罪中止、预备、未遂属于犯罪状态,这个都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所以罪名存在,不过要看严重程度,有的可以不用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案例】被告人林某因被害人孙某,曾经向有关部门举报其非法行医一事,产生不满心理。2007年9月4日晚,被告人林某酒后携带火柴和汽油来到被害人孙某居住地,欲对被害人孙某居住的房屋实施放火行为。当被告人林某站在该房屋东侧的简易仓房上,准备向房屋的顶部攀爬时,因踩破仓房的瓦片从简易仓房的顶部跌落下来,被告人遂离开现场。上述事实,被告人在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物证汽油、火柴、被害人孙某的陈述、证人孙某某、梁某某的证言和现场勘查笔录
    2023-08-02
    82人看过
  • 跟踪是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23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为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同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之一,均有其社会危害性,所以也被纳入刑法规定,成为运用国家强制力进行打击的行为。正确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是正确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立犯罪预备需要有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被告人具有实现某种犯罪的意图,只有在犯罪意图支配下实施的准备行为,才能成立犯罪预备;第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犯罪的预备活动。所谓准备工具是准备为实行犯罪使用的各种物品,制造条件是指为犯罪实行具有直接制造机会或创造条件的行为,例如对被害人进行跟踪或守候;第三,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未能进展到着手实施犯罪。成立犯罪未遂的要件是:第一,被告人已经着
    2023-04-01
    220人看过
  • 怎么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分在于犯罪嫌疑人是否着手实施了犯罪行为。犯罪预备是还没实施犯罪行为,但是在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而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只是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犯罪预备能否成立中止犯罪预备不能成立中止。犯罪预备属于预备阶段的未遂,犯罪中止是犯罪实行过程中的自动中止。《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
    2023-02-25
    411人看过
  • 犯罪的未遂与预备如何区分
    (一)犯罪预备是有犯罪动机,是犯罪前基本条件,包括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但没有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是已经发生动作的过程,但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主要有以下两点: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这里可以看出,未遂犯是没有免除处罚的。一、预备中止未遂犯的处罚规定分别是什么预备中止未遂犯的处罚规定分别是: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是犯罪准备。对预备犯,可比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2、犯罪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未遂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对未遂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犯罪中止。对中止犯,无损害
    2023-06-24
    8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更多>

    #犯罪未遂
    相关咨询
    • 未遂是犯罪预备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8
      犯罪预备不算是犯罪未遂。犯罪预备是犯罪嫌疑人没有着手犯罪行为,只是在准备工具。为犯罪制造条件;犯罪未遂是犯罪分子已经着手犯罪,但是客观原因导致犯罪目的没有实现。两者位于犯罪的不同时间段,所以犯罪预备不算是成立未遂。
    • 犯罪途中是预备还是未遂,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是哪些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9
      1.概念不同: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处罚不同: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
    •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联系与区别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23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为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同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之一,均有其社会危害性,所以也被纳入刑法规定,成为运用国家强制力进行打击的行为。案件情节是多种多样的,在审判实务之中,犯罪分子行为未逞,需要辨别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预备的案件也时有发生。由
    • 犯罪的预备行为,盗窃未遂3000元如何判刑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4
      涉嫌盗窃罪,要根据涉案金额、有无自首立功、受害人谅解等情节,由法院综合全案确定刑期,盗窃3千元,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
    • 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犯罪未遂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2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不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两者异同点: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