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相关知识:犯罪分子被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缓刑撤销条例
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69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
缓刑犯在居住地可以自由活动吗?
495人看过
-
犯罪分子是残疾人可以判缓刑吗?
183人看过
-
异地拘役不判缓刑家属可以探视犯罪分子吗
327人看过
-
缓刑罪犯如何更改居住地?
241人看过
-
被判缓刑的人能私自离开居住地,去别的地方吗
232人看过
-
异地缓刑犯需要居住证吗
202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犯罪缓刑犯人在刑罚执行中能离开居住地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051.可以。但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 3.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
-
缓刑人员可以离开本市么期间可以离开居住地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3一、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所判刑罚,但在一定期间保留执行的可能性; 二、被宣告缓刑的人,在考验期内,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公安机关批准; 三、在旅馆住宿所登记的身份证号码,会在当天同时上传到省、市公安机关主管部门,所以,没有经过批准的擅自离开所居住地的市县,自然警察会很快知悉; 综上,你去外地出差,需经主管考察的公安机关批准,否则会有很多麻烦甚至是执行实刑。 补充:缓刑考验期一过,你当
-
已经被判为了缓刑了关于缓刑期间可以离开居住地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2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缓刑犯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管理;(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已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考察机关批准。 据此看来应该是可以离开居住地的,只是应该向考察机关(公安机关)申请。
-
缓刑考验期离开居住城市可以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3一、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所判刑罚,但在一定期间保留执行的可能性; 二、被宣告缓刑的人,在考验期内,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公安机关批准; 三、在旅馆住宿所登记的身份证号码,会在当天同时上传到省、市公安机关主管部门,所以,没有经过批准的擅自离开所居住地的市县,自然警察会很快知悉;综上,你去外地出差,需经主管考察的公安机关批准,否则会有很多麻烦甚至是执行实刑。补充:缓刑考验期一过,你当然和
-
被判缓刑可以随便离开居住地吗,具体的规定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29被判缓刑当然不可以随便离开居住地,需要经过考察机关的批准,否则就违反了缓刑考验期的规定,是会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罚的。 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