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杀人案的审判期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0-28 12:10:06 68 人看过

刑法中没有过失杀人罪,正确的罪名是过失致人死亡罪。该罪行的过失可以是疏忽大意的,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有两种情况:1、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因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照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而不按照过失死亡罪来进行认定和处理。

我们的普通说法是过失杀人罪,但在法律上并没有这个罪名。在刑法上,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正确的表述。这个罪名必须是普遍过失导致死亡的行为。这种过失可以是疏忽大意的,即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死亡的危害结果,或者过于自信的,即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死亡的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的行为。按照刑法第233条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有两种情况:1、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过失致人死亡的,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因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照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而不按照过失死亡罪来进行认定和处理。

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是怎样的?

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因其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在法律上,过失致人死亡属于一种犯罪行为,其量刑主要取决于行为人的态度、认识和疏忽程度以及受害人的死亡原因和程度等因素。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其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过失致人死亡罪中,行为人的态度、认识和疏忽程度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但轻率自信、疏忽大意,不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量刑会适当从重。相反,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其量刑会适当从轻。

另外,受害人的死亡原因和程度也会影响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如果受害人的死亡原因是意外事件,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受害人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其量刑为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如果受害人的死亡原因是犯罪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的,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受害人的死亡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其量刑会相应从重。

总之,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因行为人态度、认识和疏忽程度、以及受害人的死亡原因和程度等因素而异。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公正量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其量刑主要取决于行为人的态度、认识和疏忽程度以及受害人的死亡原因和程度等因素。在刑法第233条的规定下,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有两种情况:一是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过失致人死亡的,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因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照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而不按照过失死亡罪来进行认定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1: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意外事件相关文章
  • 杀人未遂判刑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杀人未遂的刑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判刑的幅度要考虑前述两者为基础,并结合社会危害性是否具有其他量刑情节,依具体的司法实践加以确定。故意杀人未遂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所规定的基础刑刑罚以及刑罚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判刑的幅度要以前面所述两者为基础并且结合,以及社会危害性是否具有其他量刑情节,依具体的司法实践加以确定。故意杀人未遂怎样处罚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故意杀人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未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1、对象不能犯:比如A预谋杀B,深夜看见B躺在床上便一刀刺过去,发现原来是枕头。这时被逮到了。这叫故意杀人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达到致死的效果,如A用木棒不停打击B的要害想要致B
    2023-06-30
    447人看过
  • 自卫过失杀人的判决方式
    可能涉及到过失致人死亡罪。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自卫过失杀人罪如何认定自卫过失杀人的,可以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的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犯罪、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非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过度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
    2023-07-05
    454人看过
  • 12岁过失杀人判刑吗
    法律综合知识
    1、未经满十四岁年龄的未成年人,无论实施何种罪犯行为,均无需承受任何形式的刑事法律责任;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也同样无法进行判刑。2、凡已满十四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周岁这一法定成年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仅需为蓄意谋杀、抢劫、贩运毒品等重罪行径负责,而过失致人于死则不在需要承受刑事刑法。3、至于那些已经达到十六周岁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若因过失杀人而触犯了相关规定,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若情节轻微者,则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在量刑时应考虑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
    2024-05-06
    377人看过
  • 法律上过失杀人怎么判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相关知识: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本法第233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本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
    2023-06-03
    425人看过
  •  过失杀人罪判定原则
    过失致死罪是指疏忽或不小心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指行为人应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导致他人死亡。后者指行为人已预见其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但因轻信能够避免以致他人死亡。若行为人主观上无过失,而是因其他无法预见原因导致他人死亡,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过失致死罪属于过失犯罪,指的是因为疏忽或不小心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过 失 致 死 罪
    2023-09-03
    241人看过
  • 过失杀人可以取保候审吗
    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过失杀人属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一、什么条件可以进行取保候审只要符合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形的便可以取保候审。二、哪些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三、放火罪可不可以取保候审?只要符合取保候审适用条件,可以申请取保。
    2023-04-11
    279人看过
  • 杀人案到审判得多久
    法律综合知识
    一般一个案件从嫌疑人被刑拘到被审判大致要经历4个月或4个半月的时间,这只是一个平均时间,到每一个案件时则要看这个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是否充分、被告人是否认罪、人数是否众多等因素。《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2022-02-12
    376人看过
  • 过失杀人的道歉书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是什么?
    过失致人死亡有谅解书判刑如下:1、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完成和解解的公安机关,可以向检察院提出宽大处理建议;2、在审查起诉阶段完成和解并获得谅解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也可以在起诉时提出宽大处罚的建议;3、在审判阶段完成和解并获得谅解的法院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判处管制、缓刑等较轻处罚。过失致人死亡罪案例合肥4月18日电(记者马姝瑞)记者17日从安徽省广德县人民法院了解到,广德县人蒋某某为逃避检查,在执勤交警示意其熄火检查仍高速驾驶摩托车强行冲卡,其驾驶的摩托车撞上正在路上执勤的交警王某某,致使王某某当场死亡。4月16日蒋某某被广德县人民法院一审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同时赔偿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经济损失17.71万余元。案例详情:2006年7月24日上午,蒋某某无证驾驶无牌照两轮摩托车到江苏省溧阳市打工,行至广德县至邱村下寺路段S230线17公里
    2023-07-05
    76人看过
  • 算作杀人的过失杀人是什么?
    过失杀人只有发生了死亡结果才算是构成。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对过失重伤进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应直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过失致人重伤罪,即使过失致人重伤中不包括致人死亡的情况。喝酒过失杀人赔偿多少关于过失致人死亡赔偿问题,一般是刑事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解决。这个赔偿主要是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赔偿方面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法院解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
    2023-07-11
    20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立案期限
    1、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2、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3、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一、刑侦报案后多久立案应当在二十四小时立案,特殊或者重大刑事可以延长到三十天。《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对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动投案,不论是否有管辖权,都应当接受并登记,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办理,不得以管辖权为由推诿或者拒绝。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动投案后,应当立即进行审查,并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疑难、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疑难、复杂或者跨区域性的线索,经上一
    2023-03-09
    445人看过
  • 累犯过失杀人罪如何判
    应当根据具体案件判断。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第六十六条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致
    2023-03-04
    219人看过
  • 自卫过失杀人会判多久?
    1、《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故,行为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自卫过失杀人如何处理?自卫过失杀人可能涉及到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中华
    2023-08-06
    120人看过
  • 2023过失杀人会判什么罪
    一、过失杀人会判什么罪过失杀人的一般是认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按照刑法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4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除刑法第233条的一般规定外,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根据特殊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对于刑法另有特殊规定的,一律适用特殊规定,而不按本条定罪处罚。如刑法第
    2023-06-17
    143人看过
  • 对于过失杀人如何判刑?
    过失杀人的判刑,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对过失重伤进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应直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过失致人重伤罪,即使过失致人重伤中不包括致人死亡的情况。一、过失杀人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
    2023-04-06
    11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外事件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其过错引发的偶然事故。它具有不可预见性,行为人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通过合理的注意而预见,完全是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引起的偶然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更多>

    #意外事件
    相关咨询
    • 过失杀人判几年怎么处罚过失杀人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2-07
      过失杀人构成的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按照《刑法》第233条中的规定,此时一般是在3-7年有期徒刑之间进行处罚。但如果此时的犯罪情节较轻的话,则就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过要是因为失火、交通肇事的情况造成人员死亡,那通常就是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
    • 要是过失杀了人,过失杀人罪怎么判刑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9
      称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民事诉讼过失杀人案件判刑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09
      过失杀人属于刑事案件,要提起刑事诉讼。如果过失杀人的被害者家属要求赔偿的,属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 是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 【法律依据】
    • 过失的杀人案怎么处理?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25
      如果你想知道这次事件的真相,请关注当地媒体的报道。遇到杀人案件,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或其他司法机关报告,以便公安机关好收集证据、处理现场。《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的首先是判处死刑,不足判死刑的才判无期徒刑,情节很轻的才判有期徒刑。
    • 怎样才算过失杀人,过失杀人会怎样判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9
      我国法律没有过失杀人的罪名。在我国,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这里的过失,必须是因失误造成的他人死亡,死亡结果不是行为追求的结果。刑法第二百三十三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