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人出庭作证的基本要求在民事诉讼中是什么
证人出庭作证的要求有:
1.证人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
2.证人可以正确表达意思。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二、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流程
1.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2.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3.查明到庭证人身份;
4.法庭向证人交代权利义务;
5.证人保证如实作证;
6.证人陈述作证;
7.交叉询问质证;
8.法庭补充询问;
9.证人退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三、证人出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证人出庭作证注意事项:
1.要带身份证复印件和原件。
2.一定要实事求是。
3.最好要有法律的基本常识。
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接受法官的询问,包括法官对证人有关身份问题的核实。
6.证人在法庭上要准备接受法官和双方当事人(主要是案件的原、被告)以及双方律师的质询提问,尤其要注意回答法官和对方当事人、律师向你所作的质询。
7.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就自己看到、听到和经历感受到的客观事实直接简要地回答提问,清楚就是清楚,不清楚就是不清楚,不要扩大内容,不要使用猜测、推断或评论性的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六章 证据 第七十二条 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
证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是否有出庭要求
83人看过
-
能否在民事诉讼中传唤证人作为证人出庭?
236人看过
-
证人出庭要求在离婚诉讼中吗?
300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有证人出庭是否重要?
317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解决方法
287人看过
-
民事诉讼当庭认证应遵循证据法则基本要求
96人看过
-
有人要求我出庭作证,民诉证人出庭作证义务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9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
如何解决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14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是我国法院系统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多年来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很复杂,如证人不能受到较好的司法保护、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及损失得不到合理及时的补偿、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时法律上没有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勿须讳言,司法程序上的问题,通过司法手段解决是最有效的。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是对国家承担的一种义务,因为犯罪不仅仅被看作是对个人权利的侵害,而且还涉及对社会关系的
-
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作证,是否有必要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要求?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5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予以了强制性规定。因而如若法院要求传唤你女儿出庭,则一般其必须出庭。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
-
民事诉讼必须要证人在庭作证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04根据《》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
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是什么,证人出庭的条件和程序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81,参考如下第五十五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第五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