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的效力如何
一般来讲,自愿达成的赔偿协议应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应当自觉履行。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
(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二)是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三)是内容是否违反法律和社会共公利益。若不存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条件,应当认定各方当事人签订的损害赔偿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签订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协议的内容应受法律保护。即使赔偿数额与法律规定有出入,也是当事人对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处分行为,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各方当事人应受赔偿协议的约束,不得“出而反尔”,随意反悔。
所以,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是有效的。
二、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范本
甲方:性别身份证号:户口所在地:联系电话:
乙方:性别身份证号:户口所在地:联系电话:
事实概述:
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基础上,乙方本着人道主义和和谐社会等原则,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本协议签订后日内,乙方同意再一次性支付甲方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其他各类费用共计人民币元,甲方须签写收条。之后乙方不再负有任何其他经济或法律责任。甲方同意放弃其他任何权利主张。
(二)甲方今后出现任何问题均与乙方无关。
(三)甲方今后不得再因此事向乙方主张任何权利,包括不得诉讼,并不得做任何有损或影响乙方形象或利益的行为。
(四)本协议的签订并不直接或间接的表示乙方认可对甲方此事负有过错或法律责任。
(五)甲方如违反本协议,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返还全部费用并赔偿其他损失。
(六)本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三、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可以公证吗
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可以公证,而《公证法》规定,对人身损害赔偿协议进行公证的,申请人要准备相关材料,到所在地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七条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的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
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
-
无效认定对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的影响
65人看过
-
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雇佣伤害)
252人看过
-
如何向法院起诉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协议
390人看过
-
民法上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法律有效吗
355人看过
-
人身损害赔偿一次性赔偿协议签署后有效吗?
414人看过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身损害赔偿如何赔偿
308人看过
-
如何写合法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甘肃在线咨询 2022-12-20一般由当事人住所地或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管辖。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申请时,当事人应当填写公证申请表,并向公证处提交: 1、申请人的身份证件,代理人应提交本人的身份证件和授权委托书; 2、双方草拟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当事人书写协议有困难的,公证人员可根据当事人的意思代为书写; 3、与损害事实有关的证明文件、诊断书、鉴定书、勘验记录等; 4、赔偿所依据的法律文件,如用工关系证明等; 5
-
如何约定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的违约金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16民法典上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中的违约金,就是合同一方因承担违约赔偿责任而向另一方支付的损失赔偿金额。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
-
人身损害赔偿协议效力是怎样,有没有法律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05人身损害赔偿协议效力是:依法签订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自成立时生效,但协议中赔偿给付数额不当的,协议的订立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给付数额不当的无效。
-
私人签的协议人身损害有赔偿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1要看所签的协议是怎样约定的。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精神抚慰金,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需要增加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具体金额需要结合伤残等级、户籍居住、住院情况、家庭情况等确定。
-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有哪些,如何赔偿人身损害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9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失后,“找谁索赔”、“损失多少”等问题是受害人最关心的问题。《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对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规定了严格责任原则,以体现对交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过去无过错原则(赔偿10%)有很大区别。一般情况则都要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民事责任。除非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