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公司货物丢失,自然是该谁弄丢的找谁去赔偿,无权让所有人都参与赔付。如果是民事责任,该店应当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出证据证明是姚女士拿了店内物品;如果是刑事责任,证明责任也是公权力机关的事情。同时《民法典》第3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三百多块钱虽然不多,但也是姚女士的合法财产,公司在没有任何权利基础的情况下,让姚女士交付300余元金钱,显然是在侵犯姚女士的财产权利,姚女士有权拒绝。
如果店长利用管理优势,采取带有强制性质的手段收取所谓的赔付,违法吗?
违法!上述行为可能构成强拿硬要,涉嫌治安违法。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财物无论多少,价值大小,都是个人的合法财产,任何人不得侵犯。如果店长为了收集所谓的赔付,对不愿意交钱的员工,利用公司管理的优势地位,迫使员工不得不交所谓的赔付,就属于强拿硬要他人的财物。根据上述规定,可以对其处以至少五日拘留和并处罚款的处罚。
如果公司丢货找到责任员工的,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所以因员工丢货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应当由员工承担赔偿责任,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数额赔偿,没有约定的损失多少赔偿多少,可以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顶楼漏水是全体均摊吗
159人看过
-
员工向公司索要客户货款是否合规?
168人看过
-
公司丢货员工应该赔偿吗
323人看过
-
公司放长假要求员工请假是否合法
306人看过
-
两个交强险是否要均摊赔偿
273人看过
-
公司能否要求员工赔偿,员工辞职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
167人看过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
公司是否可以要求职工赔偿未收回的货款?职工是否能够要求公司赔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5公司有权根据经营需要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对职工进行规范和管理,但是规范应以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共同利益为基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明显有失公平的制度规范是无效的。赊销货物给客户将会带来回款困难是公司设置这种销售模式而必然会存在的经营风险,公司应对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管理。公司一味将经营风险转嫁给销售人员,免除自身责任是不合法的。因此,公司能否要求职工赔偿未收回的货款,应全面考虑职工在此事件中是否
-
公司倒闭员工赔偿是否要n+1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13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
-
公司要求员工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是否合法新疆在线咨询 2022-09-05押金,实务中也称保证金,风险抵押金等。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或第三人向债权人给付一定的金额作为其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履行时,返还押金或予抵扣;债务不履行时,得就该款项优先受偿。给付押金的人,称出押人,一般就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受领押金的人,称受押人,他是债权人。
-
公司要求员工进行体检,但是公司要求员工进行体检这是合法的行为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4这是合法的。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须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但并未规定新员工需要进行体检。现在一般在员工入职前,公司都会要求员工进行体检,提交体检报告。对于公司要求员工入职前需体检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民法领域中“法无明文规定即容许”,所以公司入职前需要体检是合法的。但是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
抚养费是否要均摊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06是的!也只是均摊!但小孩抚养费支付标准是: 支付数额可以双方自行约定,双方达不成一致意见而起诉法院要求解决的,法院将以下原则确定: 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3、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