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刑事诉讼的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阶段。在立案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决定将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侦查、拘留和逮捕。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并对被告人提出量刑建议。在审判阶段,法院对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案件进行开庭审判,并公开进行。最后,在执行阶段,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决和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进行执行。
一、立案侦查阶段:1、立案。这个阶段指的是公安机关、检察院在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2、侦查。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法律规定,侦查过程中的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形式变相羁押。3、拘留。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4、逮捕。5、侦查终结。二、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三、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四、执行阶段: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九条,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刑事诉讼法律适用范围
刑事诉讼法律适用范围是指刑事诉讼法律适用的对象、范围和程序。其中包括犯罪行为的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程序、审判程序、刑罚的执行等方面。刑事诉讼法律适用范围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和公开,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利益。
在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行为的认定:刑事诉讼法律适用范围规定了哪些行为可以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哪些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比如,盗窃、抢劫、诈骗等行为可以被认定为犯罪行为,而违反交通规则、损害他人财产等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2.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程序:刑事诉讼法律适用范围规定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程序,包括拘留、逮捕、调查、起诉、审判等程序。同时,法律也规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义务和责任,如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等。
3. 刑罚的执行:刑事诉讼法律适用范围规定了刑罚的种类、执行方式和程序等,包括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
刑事诉讼法律适用范围的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也关系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刑事诉讼中的法律适用范围包括犯罪行为的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程序、刑罚的执行等方面。这些规定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和公开,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一百八十三条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者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
-
法院是如何进行案件审理的
56人看过
-
一审刑事案件审理由哪个人民法院进行?
198人看过
-
人民法院被上诉案件审理程序如何
99人看过
-
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如何进行审判
433人看过
-
法院如何进行行政庭审程序的审理?
455人看过
-
二审刑事案如何审理审理程序如何进行
377人看过
交通规则泛指道路交通的管理法规与措施,以维护交通安全或便利交通行政之管理,多由政府明令制定。 违反交通法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依据事实和有关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更多>
-
人民法院自诉案件审理后如何进行调解程序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8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 (二)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证据有疑问,需要调查核实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行政案件人民法院的审理程序海南在线咨询 2021-07-05的原则和基本制度的问题其实是有相关的规定的,对于这个问题的规定也是非常的明确的。行政方面的案件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关系是非常的大的,所以说我们了解相关的法律内容是由非常重要的帮助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国家规定了的原则基本上是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
-
人民法院审理抚养纠纷案件时,人民法院对审理起诉案件的审理程序是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071。牵涉到孩子是外籍的情况,是否仍能通过人民法院要求其中籍生父支付抚养费? 可以在生父所在区法院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 2。孩子刚出生能否作亲子鉴定? 3。如其生父拒做亲子鉴定怎么办? 亲子鉴定不能强制进行,若生父拒绝,只能结合其他证据认定父子关系。 4。如法院强制执行了,其生父仍拒付抚育费怎么办? 可以查封银行存款、房屋、汽车等财产,直至拘留、追究刑事责任。 5。如我胜诉,亲子鉴定费和诉讼费由谁
-
法院是如何进行案件审理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3-05-26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递交诉状副本和证据副本;同时填写诉状清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 原告在递交起诉状时,为公民(自然人)的应附交个人身份证明;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的应提供工商登记资料、营业执照副本或组织机构代码证明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被告为法人的应提供的工商登记资料,被告为公民(自然人)的应提供其户籍证
-
刑事诉讼法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程序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2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上级人民法院对本院、或者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再审程序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具体判决结果根据犯罪的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性,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