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如果被告工作地为经常居住地的,可以到工作地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可以是谁?
有四种人可以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
绝大多数案件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就是刑事案件被告人,因为是他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
2.未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致害人
如;一伙人在饭馆寻衅滋事,为首的三人被起诉,其余两人因情节轻微未被起诉。五个人一起砸的饭馆,无法分清谁砸的什么,所以只能五个人一起起诉。未被列为刑事被告人的两个人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未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被告人必须是共同致害人。不是共同致害人即使被追究刑事责任也不能成为民事诉讼被告人。如:于某将女朋友杀死,王某帮助于某转移尸体、销毁证据,于、王二人同时被检察院起诉。死者的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只能以于某为被告人。王某虽然也构成犯罪,但被害人的损失不是王某造成的,不能要求王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刑事被告的法定代理人
承担民事责任的年龄是18岁,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是14岁或者16岁。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等犯罪14岁就承担刑事责任,其他犯罪16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刑事被告人已满14岁不满18岁,他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只能做刑事案件被告人,不能做民事案件被告人。遇到这种情况,只能以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做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未成年人犯罪的,他的监护人应当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出庭。所以说,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以他的法定代理人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4.对被告人的行为负有赔偿责任的机关、单位
如:出租汽车司机交通肇事,刑事被告人是肇事司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应当是该司机任职的出租汽车公司。在酒店被保安打伤,刑事被告人是打人的保安,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应当是出事的酒店。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案件,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公安局对公民进行非法拘禁、刑事逼供,违法的警察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但不能对被告人或者公安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官收受贿赂枉法裁判,犯罪法官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但不能对该法官或者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为以上被告人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的犯罪行为由自己负责,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国家负责。这种情况,应当按照《国家赔偿费》的规定,申请国家赔偿。
-
民事诉讼起诉后可以冻结被告财产吗
43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作为被告胜诉之后可以索赔吗
278人看过
-
民事诉讼被告.被告败诉可以执行拘留吗
341人看过
-
农民工工资欠条原告地被告地都可以起诉吗
218人看过
-
行政机关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被告吗
385人看过
-
可以起诉被告虚假诉讼吗
494人看过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是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具有独立的民事请求权。附带... 更多>
-
-
被骗可以起诉到法院附带民事民事诉讼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19不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为诈骗罪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只有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害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产被犯罪分子破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显然,在诈骗案件中,被骗的钱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
-
-
起诉履行案,被告人是在外地工作,可以在他工作地起诉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2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若被告单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户籍所在地)法院管辖。
-
民事诉讼被告可以延期吗,民事诉讼被告申请延期的,会得到什么条件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31在民事诉讼的审理过程中,法院会依照程序通知对方,或者采取公告的方式送达。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庭审,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