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赔偿要注意哪些问题
1.明确医疗事故等级
医疗事故等级是医疗机构和患方认定赔偿数额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签订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就该医疗事故有了明确的等级鉴定,且该鉴定必须是双方都予认可的。
2.详尽医疗事故原因
患者在签订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时应当详细写明医疗事故原因,即医疗机构在该事故中存在过错,该过错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
3.赔偿数额和给付时间
作为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的核心,赔偿数额应当精确全面,有理有据。赔偿款项给付时间应当具体确定,不宜用“大约、左右、大概”等约数字眼。
4.违约责任
在协议书中应当增加医疗机构逾期不予给付赔偿款项,由此延误患方治疗,病情恶化的后续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或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付款事宜。
二、医疗事故可以主张哪些赔偿
(一)如果已经鉴定构成医疗事故,那只需按照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主张。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备注:医疗事故等级对应不同的伤残等级。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8.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9.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10.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12.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五十一条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第五十二条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备注: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规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项目,但一般都会参照《民法典》赔偿死亡赔偿金,计算公式为死者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年(大于60岁的每增加一岁减1,75岁以上算5年)。
2.具体赔偿金额还要根据医疗事故过错参与度乘以相应系数,例如过错参与度为同等,一般所有赔偿项目加起来后再乘以50%,得出具体赔偿金额,当然也可以把精神抚慰金单列。
(二)鉴定医疗事故前主张赔偿。
鉴定医疗事故前主张赔偿,不建议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主张,建议按《民法典》主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具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小于60岁的计20年,大于60岁的每增加一岁减一年,75岁以上的算5年)。
2.残疾辅助器具费=适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
3.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4.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18减实际年龄),必须为生前或致残前需要患者扶养的未成年子女或父母。
5.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6.医疗费,发生本次医疗事故治疗期间或其后因此产生的医疗费。
7.误工费=误工月收入×误工时间。
8.护理费=医院所在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备注:对于存在护理依赖的,可主张长期护理费=上一年度服务业职工收入×护理依赖级别系数×护理人数×护理年限(一般为小于60岁的计20年,大于60岁的每增加一岁减一年,75岁以上的算5年)。
9.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年(小于60岁的计20年,大于60岁的每增加一岁减一年,75岁以上的算5年)。
10.交通费、住宿费按实际发生计算。
11.精神损害抚慰金,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死亡可主张5万-10万不等,伤残每一个等级可主张5000,例如9级伤残1万。
12.备注:具体赔偿金额还要根据医疗损害过错参与度(或因果力)乘以相应系数,例如过错参与度为同等,一般所有赔偿项目加起来后再乘以50%,得出具体赔偿金额,当然也可以把精神抚慰金单列。
因为医疗事故给患者人身造成了损害,因此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出民事赔偿。赔偿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难免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上文中已经详细解答医疗事故赔偿要注意哪些问题,若你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五十一条 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n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
进行医疗事故调解时有哪些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285人看过
-
输液意外怎么办?医疗事故赔偿问题
103人看过
-
2024车祸医疗赔偿要注意哪些事项
125人看过
-
医疗过错医院要调解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04人看过
-
2024医疗事故过错鉴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417人看过
-
医赔问题: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存在缺陷
415人看过
-
医疗事故赔偿范围是什么,医疗事故赔偿注意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4医疗事故赔偿范围: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
-
医疗事故私了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医疗事故私了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医疗事故私了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医疗事故赔偿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的双方当事人,即医疗机构和患方;2、患者的基本情况;4、医疗事故原因;5、赔偿数额;6、赔偿款给付时间;7、违约责任等 二、明确医疗事故等级 医疗事故等级是医疗机构和患方认定赔偿数额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签订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就该医疗事故有了明确的等级鉴定,且该鉴定必须是双方都予认可的。 三、
-
遇到医疗事故,如何申请医疗事故赔偿,有哪些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14医疗事故赔偿确认要经过五个步骤,如果你或你的亲友不幸遇上医疗事故,不妨对照一下,以做到心中大致有数。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医疗事故可通过三条途径解决:双方自行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的关键在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件先由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县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市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如果对再次鉴定结论仍不服,可向法
-
医疗事故的赔偿问题应该注意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8医疗事故等级本身对于赔偿数额的计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损害赔偿数额应按受害人遭受的实际损害后果进行计算。但是,由于医疗事故等级与患者伤残等级存在对应关系,因此该条规定实际是指按患者的伤残程度进行赔偿(一级甲等及四级医疗事故除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医疗事故等级愈高赔偿额愈高,二级医疗事故的赔偿额有时会远远高于一级医疗事故。例如,因延误手术时机导致小儿患者90%以上的小肠坏死而形成短肠综合征
-
医疗纠纷调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医疗事故赔偿需要哪些证据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19一、先核查以下内容:(1)医方的主体资格(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科目核定情况;医护人员的执业资格证、执业许可证,是否存在执业类别、执业地点错误等)(2)医疗行为是否不当(医疗行为是否违反诊断治疗护理规范,是否违反法定义务)(3)损害后果(4)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等 二、第一时间复制客观病史资料并封存主、客观病历,收集以下证据:诊疗经过(包括门、急诊、住院病历,各种检验报告单,医药费清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