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宣判后是否会向家属发送通知
无论是民事或行政或刑事判决,法院都没有通知被告人家属的义务。因为,在法律上,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其法律责任由其个人独立承担。法院在对被告做出判决的时候,通常不会通知家属到庭,但如果判处了实刑,送执行机关服刑,执行机关要及时通知家属。根据法律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二、法院判决后的送达方式有哪些
判决书可以通过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公告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等方式送达。转交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然后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三、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有什么内容
判决书内容包括:
1.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3.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4.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七章 期间、送达 第二节 送达 第八十九条 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
法院宣判后宣判通知书多久会给
159人看过
-
如何向家属发送公安机关拘留通知书
189人看过
-
法院判刑结果2022年是否通知家属?
342人看过
-
法院开庭怎么给家属送通知书
147人看过
-
法院在判决交通事故案件后,会通知家属吗?
186人看过
-
逮捕通知家属何时应发送
475人看过
-
法院判决书下达送达会不会有家属通知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30法院判决书下来一般不会通知家属。我国通知家属一般是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判决书一般只会通知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送达判决书。
-
法院宣判后宣判通知书多久会给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07法院宣判后宣判通知书多久会给要看法院采用的宣判方式是什么。如果法院是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如果法院是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
检察院起诉书是否向家属通知?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公诉案件中法院公开审理、公开审判时,没有义务通知被告人家属。如果有律师参加辩护,法院应该在开庭前通知律师。如果被告人属于未成年人,法院在审理、审判时应当通知法定代理人在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
-
法院宣判后,何时发送裁判文书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21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可以上诉的判决书、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日计算。过了民事裁判文书上诉期不能上诉。最高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商业秘密是指生产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