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房子的产权是否清晰,还需要注意的是房产证没有办好的话,房子是不能卖的。
2.现在办理产权过户虽然没有以前复杂,办理时间也大大缩短,但是依旧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为了避免在这段时间内出现的纠纷,售房者谨慎提前交房。
3.注意合同细节。有的交易双方成交后还会发生一些纠纷,这些纠纷主要会发生在一些细节上,比如维修基金、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等等。
4.请律师协助。
怎样才能避免工程款纠纷
总的来讲,要防范工程款纠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慎重选择合作伙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承包企业很难揽到工程,所以对工程项目格外珍惜,这容易形成一种志在必得的心理,这种心里促使对合作伙伴诚信度考察的忽视,则往往落得干了活拿不到钱的结局。慎重选择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的资信能力对承包企业的权利实现是至关重要的,故必须对合作伙伴的情况要有所了解,主要包括合作伙伴的股东构成,企业信誉如何,有无违约记录,对外负债,主要固定资产现状如何,项目资金的来源、到位及监管情况等等。
2、审查建设手续。有些建设工程项目未经有关部门审批或者建设方的建设意图超越审批范围,如果承包方不问青红皂白匆忙承建此工程很可能陷于困境,为以后索要工程款造成障碍。例如,规划部门规划建五层,而发包方却想建到五层以上,这样,如果承包方按发包方意图建设,建设过程中很可能遭到规划部门勒令停工,承包方势必进入僵局。再如,规划部门规划建五层,这样,如果承包方按发包方意图把楼建设到五层以上,事后,该工程被城建规划部门勒令拆除,承包方主张五层以上部分的工程款就有了难度。
3、请专业人员把好合同关。合同是承包方实现权利的最重要的凭证,合同是否规范、表达是否准确、严密、详细对承包人来讲十分关键。有的人常常认为施工合同都是格式文本,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建设部推荐的格式文本是为了双方订立合同方便、规范,但格式合同里是很多可以选择的条款,并且有些是空白条款待当事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填写。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把工程款的支付方式、支付期限及违约责任约定清楚。
4、完善施工手续。相当一部分工程款纠纷的承包方由于手续不完善,无法取得证据,给对方可乘之机。这种情况下处理纠纷就很被动。故施工过程中,手续一定要完备。比如,工程图纸设计的更改、选材的变更、施工项目的增加等变签单一定要有对方施工代表、监理的签字。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房产管理和土地管理工作的,可以制作、颁发统一的房地产权证书,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将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和变更,分别载入房地产权证书。
-
买房过程中如何回避买房风险呢
304人看过
-
如何避免风险中中介卖房的欺骗
382人看过
-
如何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规避房产转让风险?
424人看过
-
员工招聘过程中公司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166人看过
-
如何规避一房多卖的法律风险问题
166人看过
-
通过中介购房注意规避风险
342人看过
格式合同又称定式合同、定型化契约、量贩契约,它是以合同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已能预见当事人双方未来关系的主要内容,并且已对各种具体化、特定化的事项,加以预拟的格式文书为表现形式。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 更多>
-
租房过程中如何避免中介风险,法律有哪些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19法律分析 租房时避免中介风险当事人应当提前审查中介公司是否具备工商执照和房管局经纪机构资质证书;综合比较各中介公司的服务模式;看房前认真阅读对方提供的“中介代理合同”;不要和经纪人隐瞒公司私下成交。
-
如何避免房屋买卖中户口风险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5二手房交易中户口注意的事项: 1、户籍核查 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之前,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所交易房屋的户口情况,如有必要,应要求房主本人带上房产证及身份证原件到户口所在的公安机关(通常为户籍所在地的管辖派出所)户籍科查询。 2、明确户口迁出时间和违约责任 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户口迁移的时限及违约责任,提高卖房人的违约成本,以此敦促卖房人严格按照合同履行。一旦出现卖房人延期履行或者不履行的情况,买房人
-
可以买卖还建房的房屋如何规避风险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2首先要了解还建房的性质,如果确实要购买,要注意在交易合同中加入“卖方应全力配合今后的两证办理,如果违约要向买方支付违约金”等违约约束条款。
-
房屋买卖过程中风险何时转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4买卖合同风险转移的主要问题是风险在何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1、如果买卖合同当事人另有约定,则按约定转移风险。 2、合同没有约定情况下,风险转移以货物交付为标准。货物交付,通常情况下是卖方将货物的占有和实际控制权移交给买方。 出卖人按照约定未交付有关标的物的单证和资料的,不影响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