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过失行为是否已经转化为故意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6 18:11:04 77 人看过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条件是存在或具备避免更严重结果发生的客观条件。过失是指应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造成了危害。故意犯罪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则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由于主观上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条件

(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撞人以后,受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把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死亡,将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论。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可能会使被害人死亡或残疾的结果持无所谓的放任心态。

(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肇事后,被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杀人灭口,而又故意将被害人撞死的,或者当时明知被害人就被拖挂在车下,但为了逃逸不顾被害人生死,将被害人拖挂致死的,按故意杀人罪处。

关于交通肇事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交通肇事案件作了详细规定。

第一条规定,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四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规定,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三十万元至六十万元、六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条第(三)项的起点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08: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条件是什么
    构成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转化,一般来说需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过失、故意两种罪过。这里的过失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这里的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只有过失或故意一种罪过,就不存在过失向故意转化的问题。(二)行为人主观上所具有的过失、故意两种罪过,必须是过失在前,故意在后。如果是故意在前过失在后,则不存在过失向故意转化的问题。此种情况有可能是故意向过失的转化。(三)过失、故意两种罪过之间,必须具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故意是以过失为前提,是在过失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前边的过失,就不会产生后边的故意。如果虽有过失、故意两种罪过,而且过失在前故意在后,但二者之间毫无联系,也不存在过失向故意转化的问题。(四)行为人主观上的犯罪故意必须是表现为对最终的严重危害结果的追求或放任,而不是对前一过失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可。否则,也
    2023-06-03
    267人看过
  •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条件是什么?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条件是:1、过失行为造成某种危害结果,放任发展为更严重的危害结果;2、错误行为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继续实施错误行为放任再次造成危害结果;3、过失行为造成某种危险状态,不及时消除危险状态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4、过失行为造成某种危害结果,为掩盖罪行故意造成新的危害结果。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别人犯罪是否犯法1、主观上没有共同犯罪故意,就不构成共同犯罪。主观上如果没有故意或过失,就不构成任何犯罪。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2、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3、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二、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023-03-31
    443人看过
  •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条件是哪些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过失、故意两种罪过。2、所具有的过失、故意两种罪过,必须是过失在前,故意在后。3、过失、故意两种罪过之间,必须具有密切的联系。4、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两个行为,一个是过失行为,一个是故意行为。5、后一个危害结果必须是由故意造成的。一、共同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别根据我国刑法、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中总结的办案经验,区分共同犯罪与个人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1、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未达到法定年龄或不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如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实施犯罪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达到法定年龄并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独构成犯罪。因为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都不完全具有或不具有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人的犯罪才负刑事责任。2、共同过失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我国《中华人民
    2023-04-05
    351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条件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条件是存在或具备避免更严重结果发生的客观条件。过失是指应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造成了危害。故意犯罪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则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由于主观上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一、怎么样才算犯罪认定是否是犯罪应从四个方面来考虑: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方面: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4、客体方面: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法律关系。二、犯罪明知只
    2023-04-10
    337人看过
  • 关于过失行为向故意犯罪的转化
    在过失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变化,过失行为有可能向故意犯罪转化。比如,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有条件救助而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其肇事行为属于过失行为,但整个行为的性质应当认定为﹙间接﹚故意杀人罪。同理,在失火后,有条件扑灭而放任不管,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认定为放火罪。认定过失行为向故意犯罪转化的理论依据是:发生在前的过失行为属于先行行为,由于该先行行为是行为人所实施的,因此行为人就有义务避免更严重的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行为人在有条件履行该义务的条件下不履行,说明其主观上具有放任这种更严重的危害结果发生的故意,如果其放任的危害结果实际发生了,从主客观两方面结合起来判断,其行为完全符合故意犯罪的特征,因此。应当认定为间接故意犯罪。正确认定过失行为向故意犯罪的转化,应当注意把握的根本依据是看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或具备避免更严重结果发生的客观条件。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据过失行为
    2023-04-25
    293人看过
  •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条件有哪些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条件为: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过失、故意两种罪过。2、所具有的过失、故意两种罪过,必须是过失在前,故意在后。3、过失、故意两种罪过之间,必须具有密切的联系。4、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两个行为,一个是过失行为,一个是故意行为。5、后一个危害结果必须是由故意造成的。一、单位犯罪要件单位犯罪构成要件是: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刑法分则条文明文规定主体,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2、必须是行为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3、实施犯罪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4、单位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二、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在哪里二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均出于过失,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
    2023-04-05
    17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过失行为转化为故意犯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8
      在过失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变化,过失行为有可能向故意犯罪转化。比如,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有条件救助而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其肇事行为属于过失行为,但整个行为的性质应当认定为﹙间接﹚故意杀人罪。同理,在失火后,有条件扑灭而放任不管,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认定为放火罪。认定过失行为向故意犯罪转化的理论依据是:发生在前的过失行为属于先行行为,由于该先行行为是行为人所实施的,因此行为人就有
    • 故意犯罪转化为过失犯罪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1
      构成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转化,一般来说需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过失、故意两种罪过。这里的过失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这里的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只有过失或故意一种罪过,就不存在过失向故意转化的问题。 2、行为人主观上所具有的过失、故意两种罪过,必须是过失在前,故意在后。如果是故意在前过失在后,则不存在过失向故意转化的问
    • 如何判断医疗行为是否为过失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1-06
      医疗过失是指在为患者诊治疾病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它背离了医学科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扭曲了医疗行为的意图,从根本上说它是医疗行为的负性结果。医疗过失包括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纠纷,是指引起纠纷的原因来自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医方未尽其应尽的注意义务,可以认定为存在医疗过失,如因此导致损害发生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医方履行了相应的专家注意义务,不存在医疗过失,患者遭受的损失就不能认为是医疗过失所致,医方
    • 故意杀人行为如何转化为过失致人死亡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7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如何认定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
    • 2022年如何判断医疗行为是否为过失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1
      医疗过失是指在为患者诊治疾病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它背离了医学科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扭曲了医疗行为的意图,从根本上说它是医疗行为的负性结果。医疗过失包括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纠纷,是指引起纠纷的原因来自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医方未尽其应尽的注意义务,可以认定为存在医疗过失,如因此导致损害发生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医方履行了相应的专家注意义务,不存在医疗过失,患者遭受的损失就不能认为是医疗过失所致,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