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杀人是否有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3-20 16:01:07 455 人看过

行为人错失杀人有罪,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错失杀人是否有罪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09: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帮助病人自杀是否有罪
    1、行为人帮助病人自杀,是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的规定进行处罚的。《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帮助病人自杀的相关规定是什么1、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
    2023-03-01
    50人看过
  •  过失杀人是否包括骂死人
    这段内容讲述了言语争执导致一方发病甚至死亡时,相关当事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骂人者明知对方存在潜在疾病而故意追求对方死亡的结果,那么就构成犯罪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由于言语争执导致一方发病甚至死亡,相关当事人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下,不属于过失致人死亡,而是涉嫌侮辱罪。如果骂人者明知对方存在潜在疾病而故意追求对方死亡的结果,那就构成犯罪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侮 辱 罪 与 过 失 致 人 死 亡 : 骂 人 的 法 律 责 任 是 什 么 ?侮辱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而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如果侮辱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
    2023-09-13
    209人看过
  • 杀错人应该怎么定罪
    杀错人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定罪量刑,定故意杀人罪。杀错人在刑法上的规范概念为,犯罪嫌疑人对犯罪对象产生认识错误,既认为实际实施犯罪行为的对象是想要实施犯罪行为的对象。但是从客观来看,犯罪分子的杀人行为依旧对该错误的对象实施,并且对该错误的对象是有杀害的故意的,所以依旧构成故意杀人罪,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有哪些?(1)共同过失犯罪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即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属于共犯,只需根据个人的过失犯罪情况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即可。(2)一方故意与一方过失的犯罪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实施共同的危害行为,但罪过形式不同,即一人为故意犯罪,一人为过失犯罪,虽然两人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不属于共同犯罪。具体包括这样的两个方面:一是过失地引起或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二是故意地教唆或帮助他人实施过失犯罪。此种情况下,也是根据各人的罪过形式和行为形态,分别负相应
    2023-03-09
    95人看过
  • 过失杀人罪有没有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的赔偿问题,一般是刑事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解决。这个赔偿主要是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赔偿方面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法院解决。一、什么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也就是说,本来要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刑事诉讼程序一并审理了,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后,就同样的事由不能再提起民事诉讼。二、电动车把老太太撞骨折了怎么办协商不成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交通事故的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具体应赔偿的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在双方协商无效的情况下,一般均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
    2023-03-27
    330人看过
  • 如何判定过失杀人是否达到杀人标准
    一、如何判定过失杀人是否达到杀人标准过失杀人的认定标准:行为人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本罪主观上只能由过失构成,即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过失杀人民事赔偿项目过失杀人民事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以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
    2024-03-23
    424人看过
  • 喝醉杀人没杀成是否犯罪
    喝醉杀人没杀成犯罪。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在此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判处刑罚。如何认定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1、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2、客观要件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
    2023-07-27
    215人看过
  • 过失杀人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是什么?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利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
    2023-02-17
    461人看过
  • 杀人犯是否在精神病状态下犯错?
    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需要视情形而定。如果犯人犯罪时处于精神病发病期间,不能控制自己的,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期间杀人的,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让别人去杀人犯法吗让别人去杀人的,是犯法的,可能会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
    2023-08-12
    92人看过
  •  是否杀人罪属于犯罪?
    故意杀人罪可以被归类为犯罪未遂,需满足行为人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实施了杀人的行为以及杀人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对于未遂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判断方法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其中直接故意可分为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可分为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和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故意杀人罪可以被归类为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具体条件如下:第一,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杀人的故意;第二,行为人已经实施了杀人的行为;第三,行为人的杀人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根据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延伸内容】故意杀人罪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
    2023-10-30
    327人看过
  • 杀人罪行是否有经济赔偿?
    对于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之后,还是应当对受害人的家属进行相应的民事赔偿的,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并且不影响被害人家属请求民事赔偿。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被害方律师要求杀人偿命深夜的一次打架,居然打掉了两个家庭的幸福。失去理智的两个成年人,选择用拳脚解决常见的停车矛盾,最终使得一个英年早逝,一个身陷囹圄。之前曾轰动社会的歌林春天业主殴打保安致死案昨天在市二中院开庭审理。因为网友的推波助澜,曾经被热议被武断的案情随着庭审的展开逐渐真相大白。公诉人在庭上指出,什么贫富之争,地域矛盾,都不过是网友的臆断猜测,归根结底这仅仅只是一场因小不忍而造成的悲剧。(事件回顾:歌林春天业主殴打保安致死)事发之后网友一度乱猜谣言止于透明,用来形容昨天的庭审毫不未过。根据之前的媒
    2023-07-06
    255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有过失犯罪吗
    如果故意杀人罪当中的杀人行为,那么就不可能构成过失犯罪,而如果是在故意杀人过程当中构成其他罪行的,那么需要根据情况判断只能说有可能构成过失犯罪,但是根据我国判罚的原理即使过程中有其他过失犯罪行为也会以故意杀人罪进行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3-06-03
    128人看过
  • 定罪杀错人的司法实践
    杀错人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定罪量刑,定故意杀人罪。杀错人在刑法上的规范概念为,犯罪嫌疑人对犯罪对象产生认识错误,既认为实际实施犯罪行为的对象是想要实施犯罪行为的对象。但是从客观来看,犯罪分子的杀人行为依旧对该错误的对象实施,并且对该错误的对象是有杀害的故意的,所以依旧构成故意杀人罪,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持枪伤人如何定罪持枪伤人可能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和故意伤害罪,具体量刑需要看被害人的具体伤残情况,是否构成轻伤或以上。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持有枪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1
    428人看过
  •  小区发生事故是否构成过失杀人罪?
    根据我国刑法,过失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两个不同的罪名。其中,过失杀人罪在刑法中有所规定,而过失致人死亡罪则没有被明确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过失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两个不同的罪名。其中,过失杀人罪在刑法中有所规定,而过失致人死亡罪则没有被明确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过 失 杀 人 罪 与 过 失 致 人 死 亡 罪 的 区 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人主观方面和量刑两个方面。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过失致人重伤罪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
    2023-10-08
    432人看过
  • 杀错人是既遂还是未遂
    一、杀错人是既遂还是未遂即遂。故意杀人,既遂。对象错误不影响犯罪行为的成立。因犯罪嫌疑人主观上有杀人故意,客观实施了杀人举动,并且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构成故意杀人既遂。《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犯罪的未遂犯罪的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犯罪未遂的成立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的标志。所谓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规定的客观要件的行为。第二,犯罪未得逞,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标志。所谓未得逞,是指行为没有齐备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即没有完成犯罪,主要是指行为人追求的犯罪结果没有发生。第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
    2023-04-25
    32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错失杀人算法律犯罪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07
      错失杀人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此罪的主观心态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 错失杀人有罪吗,法律怎么规定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28
      错失杀人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此罪的主观心态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 过失犯罪主观上是否有过错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13
      过失犯罪主观上没有过错,主观上不是故意的是过失。
    • 杀错了人是犯罪未遂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1
      不是。虽然预想侵犯的对象与实际侵犯的对象出现偏差,但它们属于同一犯罪构成要件,因此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成立。 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杀错人是什么犯罪既遂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9
      各国刑法均未再专门规定既遂犯的特殊处罚原则,而是按照刑法总则的一般量刑原则和刑法分则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对其适用。我国刑法和刑法理论也是这种主张。对行为符合犯罪既遂特征的既遂犯,我国刑法要求根据其所犯的罪,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量刑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 1、关于定罪和法条引用问题。应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罪名上不需要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