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批评是一种最低级别的行政处罚,属于警告类。在运用中,通报批评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在工作生活中因个人原因出现错误或影响不好的事件,但造成的影响较小。单位或组织对行为人进行通报批评,以期行为人在监督下改正自己的错误。通报批评通常运用在学校学生犯错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犯错误、企业员工犯错误、违规企业行业内通报批评等。
通报批评是一种问责方式,属于警告类行政处罚,是最低级别的处罚。通报批评在运用中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在工作生活中因个人原因出现错误或影响不好的事件,但造成的影响较小,单位或组织对行为人进行通报批评,以期行为人在监督下改正自己的错误。通报批评通常运用在学校学生犯错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犯错误、企业员工犯错误、违规企业行业内通报批评等。
通报批评是不是一种行政处罚?
通报批评是一种常见的行政处罚形式,但是是否属于行政处罚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所采取的具有惩戒性的措施。而通报批评虽然具有惩戒性,但是其惩戒对象仅限于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因此,通报批评不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
然而,通报批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行政处罚。例如,行政机关可以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进行通报批评,作为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措施,并以此来降低违法行为发生的概率。但是,在通报批评的过程中,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进行,并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通报批评虽然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但是不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机关在采取通报批评措施时,应当谨慎使用,并依法进行。
通报批评作为一种常见的行政处罚形式,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但是不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在运用通报批评时,行政机关应当谨慎使用,并依法进行,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十条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
党内通报批评是否有助于晋升?
446人看过
-
批评教育算追责问责吗
114人看过
-
通报批评的处分是什么
395人看过
-
通报批评属于行政处罚吗,通报批评与警告区别
412人看过
-
通报批评算不算犯罪
77人看过
-
公司实名通报批评是不是合法
372人看过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 人身自由的具体内容: 1、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 更多>
-
通报批评是怎么回事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9通报批评是属于行政处罚处分。 1、通报批评具备行政处罚构成的基本要件。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依法惩戒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个人、组织的一种行政行为,它具有行政性、处分性、制裁性。 而通报批评是由行政主体针对具体的当事人作出,是其行政职权运行的体现,具备行政性。 2、通报批评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一种处分,是通过公布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而损害其声誉,具有处分性;最重要是通报批评以行政相对人违反行
-
什么是警告与通报批评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28通报批评属于行政处罚。一、通报批评具有行政处罚构成的基本要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依法惩处违反行政法规的个人和组织的行政行为,具有行政性、处分性和制裁性。而且通报批评是由行政主体当事人做出的,是其行政职权运行的体现,具有行政性。2、通报批评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一种处罚,通过公布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损害其声誉,具有处罚性;最重要的是,通报批评以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秩序的存在为前提,是对违法当
-
通报批评影响升职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2015年6月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而通报则没有影响期。诫勉的影响比通报要严重。
-
警告、通报、批评的区别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9通报批评与警告的区别是很明显的,首先从范围来讲,通报批评的范围比较窄,而警告范围比较广泛,既适用于自然人也是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第二个是处罚内容不同,警告是偏精神上的,而通报批评会伴随着荣誉和信誉遭到损害。第三是形式不同,虽然二者都是用书面形式来表示,但是通报批评会在报刊上一定范围内公开。从处罚程度上来说,通报批评也是很严重的,而警告是最轻微的惩罚。
-
不通过法律手段和法律途径解决欠薪问题,是否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6不是通过法律手段和法律途径来解决欠薪问题。例如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采取拉横幅、堵塞道路、阻碍交通、封锁出入口等方式,造成严重影响的;采取爬楼、爬塔吊、切断水电、冲击施工现场等方式,妨碍正常施工现场管理、办公秩序,造成严重损失的;采取敲诈、勒索、胁迫索取建设领域工程款、材料款、劳务款或农民工工资等方式,涉嫌欺诈或以合同纠纷为由蓄意闹事的;组织农民工或非施工现场人员参加聚集或闹事的,如围堵国家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