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捕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
案件到了法院又签了取保还会判刑吗
案件到了法院又签了取保是否还会判刑,要视情况而定:
1、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这与判不判刑没关系;
2、如果法院审理查明未犯罪,不会判刑;
3、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的会被判缓刑。因此,判刑是看案情。
如果最终查实清楚是有犯罪事实那么肯定是要判刑的,至于量刑如何也是要案情的,不过一般能取保也说明案情不是很严重,量刑在三年以下还有可能判缓刑的。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要么是解除取保候审措施,要么是变更强制措施。同时,要是被取保候审人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话,是会全额退还保证金,否则的话就会给予扣除。但获得了取保候审批准的并不代表日后是否坐牢,具体还需要看被取保候审人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
对决定取保候审的被告人使用保证金保证的,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保证金的具体数额,并责令被告人或者为其提供保证金的单位、个人将保证金一次性存入公安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第一百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向被告人宣布取保候审决定后,应当将取保候审决定书等相关材料送交当地公安机关。
对被告人使用保证金保证的,应当在核实保证金已经存入公安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后,将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一并送交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
法院是否对犯罪嫌疑人作出逮捕决定?
210人看过
-
被告人被逮捕后,法院何时作出判决?
418人看过
-
法院对逮捕通知书指控罪名是否成立作出裁决
84人看过
-
法院是否有必要对违法征收补偿决定作出判决
470人看过
-
37天检察院批捕是否必须作出判决
421人看过
-
无罪判决是否可能出现在法院批捕后?
119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法院是否可以作出逮捕决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2法院也有决定权.人民法院决定逮捕被告人也有两种情况:对于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认为需要逮捕被告人时,由办案人员提交法院院长决定,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被告人的逮捕,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未予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法院认为符合逮捕条件应予逮捕的,也可以决定逮捕。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由法院院长签发《决定逮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
法院做出判决还是作出判决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23应为“作出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中提及的“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以及“应当作出有罪判决”、“应当作出无罪判决”、“应当作出证据不足”的参考可知在国家权威法律中用的是“作出判决”,所以应用“作出判决”。 “作出”一般用在“作出决定”,“作出论断”等情况,而“做出”则主要用于“做出了作业”,“做出鬼脸”等具体需要去完成的情况。
-
法院对叛逃罪一般作出多少判决?西藏在线咨询 2025-02-02一、关于叛逃罪刑罚的问题 根据《刑法》第109条的规定,犯有叛逃罪的人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情节严重,则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无期徒刑。如果犯有叛逃罪的人是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则应当从重处罚。 此外,根据《刑法》第56条和第113条的规定,犯有叛逃罪的人还需要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并且可能会被判处没收财产。 二、叛逃罪的表
-
逮捕决定作出是否有缓刑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11、被批准逮捕后,如果被告人会被定罪量刑,符合以下条件的,有机会被宣告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
-
检察机关对逮捕行动作出决定后,是否会向被捕者的家属进行告知?海南在线咨询 2024-12-07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在逮捕过程中,相关部门需及时通知公安机关,而非家属。若无法联系到亲属通知的情况除外,司法当局应在逮捕宣告生效后二十四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及其近亲属。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对各自审判法官以及检察官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