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低保
低保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
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对象达7487.4万人,其中城市低保2307.8万人,月标准240元,同比增长7.1%,人均补助水平168元,同比增长15.9%;农村低保5179.6万人,年标准1136元,同比增长8.8%,月人均补助水平62元,同比增长22%。今年以来,上海、北京、南京等多地相继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的“并轨”。
二、城镇低保申请书
城镇低保申请书(样板)
XX县XX镇XX村委:
我叫XXX,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
丈夫/妻子XXX,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现均住XX县XX镇XX村X组。
因我们夫妻二人年老多病,尤其是我多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致使家庭异常困难,年收入还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生活十分拮据。为此,为我们夫妻二人享受国家对我们老弱病残的照顾,特申请领取低保,让我们能安度晚年!望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三、低保申请的条件
农村低保保障待遇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常住;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请前12个月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财产状况、实际生活水平与基本生活常年困难家庭状况相符。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并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所有家庭成员。
家庭经济状况整体不符合申请资格条件,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150%以内的,其家庭中已成年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患重大疾病人员,可以分户独立提出申请。
-
城镇低保是哪些城镇低保申请条件详解
367人看过
-
城镇低保申请书怎么写?低保申请书格式及范围介绍
289人看过
-
城镇低保申请书填写要点2020年版
390人看过
-
城镇下岗女职工低保申请书如何写
115人看过
-
城镇低保新规定2022年龄
127人看过
-
城镇低保申请需要的材料
126人看过
-
城镇低保在哪里申请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6城镇户口而没有单位的居民办理低保,需向户口所在地居委会提出申请。 1、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要说明以下事项:①申请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收入情况。②已婚子女家庭收入情况。③收入情况包括:申请人本人、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及已婚子女家庭收入的:工资、奖金、补贴;离退休费、社会养老金、下岗职工生活费、失业金;赡养费、抚(扶)养费收入;各种劳务收入;出租或者变卖家产收入;储蓄存款;其它收入等。④
-
城镇户口怎样申请低保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4城市居民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户主照片; (二)结婚证或离婚证(法院判决书等); (三)户主及家庭成员从事工作的有关证件及证明材料(在职职工提供近6个月工资收入的单位证明)、近期无收入的人员提供近3个月家庭电费和电话费缴费单等资料; (四)下岗证、养老保险证明、失
-
哪些农村低保可以申请城镇低保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1-181、农村低保申请条件: (1)持有户籍所在地为农村,并持有户籍所在地常住城市户口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布的农村低保标准(现行标准是每人每年3050元) 2、城镇低保申请条件: (1)持有户籍所在地常住城市户口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现行标准是每人每月450元) (3)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
-
城镇低保免费申请有哪些标准,如何申请低保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01享受这种待遇的家庭主要有以下四类:1。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村);2、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后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村);3、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和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村);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村)(不含五保对象)。
-
农村户口低保城市低保镇能申请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6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需准备材料: 1、《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2、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向当地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申请符合下面的条件即可去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七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