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亡供养亲属抚恤金由谁发放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5 16:30:46 495 人看过

一、工亡供养亲属抚恤金由谁发放

抚恤金由民政部门负责发给。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的、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以及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该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维持基本生活等费用的补偿。职工因工死亡,使得由其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丧失了生活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系,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工伤事故,因此其直系亲属应当受到赔偿。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发几年

关于补偿年限的计算为: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三、工亡职工供养亲属领取抚恤金的规定是怎样的

工亡职工供养亲属领取抚恤金的规定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9日 13: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抚恤金相关文章
  • 杭州市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申领
    一、办理依据1、《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第375号令)。2、《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18号令)。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政发[2003]52号)。4、《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的实施意见》(杭政[2004]6号)。二、办理条件用人单位在职工工伤前,已经为该职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手续、并正常缴纳工伤保险费。三、办理凭证1、用人单位填报《杭州市职工工伤保险费用支付申报表》(一式两份);2、用人单位填报《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审批表》(一式两份);3、直接发放申请表(一式一份)。四、受理部门市社保局业务大厅工伤生育待遇窗口受理。五、受理时间法定工作日。六、办理结果每月5日前上报的材料,于当月20日后返还《杭州市职工工伤保险费用支付申报表》(回执)及相关材料,供养抚恤金将在当月15日直接打入本人银行存折;每月5日后上报的材料,次月予以处理
    2023-06-10
    404人看过
  •  抚恤金中的供养亲属条件
    本文介绍了亲属条件的相关规定,包括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工亡职工配偶、父母、子女等亲属的特定年龄要求。根据规定,符合条件的亲属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助金。亲属条件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2.工亡职工配偶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3.工亡职工父母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4.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5.工亡职工父母双方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6.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7.工亡职工父母双方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工亡职工父母年龄限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章第十条,工亡职工父母年龄限制为年满十六周岁,因此,对于工亡职工父母年龄限制的问题,答案为A。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章第十条,工亡职工父母年龄限制为年满十六周岁。因此,对于工亡职工父母年龄限制的问题,答
    2023-11-13
    370人看过
  • 甘孜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申领办事指南
    一、办理条件其常住地不在本市的,可以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其领取标准为:子女不满十八周岁的计算至十八周岁;其他供养亲属最高不超过15年。二、办理资料暂无三、办理流程申请—受理—办结—送达四、办理时间即办件五、办理费用不收费六、办理地点甘孜州-新龙县-沿江东路北段街道-82号,详细地址:新龙县沿江东路北段82号人社大厅就业社保窗口七、相关政策规定《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的通知》第七十条申请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应提供以下资料:(一)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二)与工亡职工关系证明;(三)依靠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证明;(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供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五)孤儿、孤寡老人提供民政部门相关证明;(六)在校学生提供学校就读证明;(七)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办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供养亲属范围和条件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确定。
    2023-05-24
    321人看过
  • 哪些工伤职工亲属可以得到供养亲属抚恤金?
    工伤职工死亡,对职工本身及其家人的伤害都是极大的,我们暂且不说情感上的伤害,就说说物质保障上的。职工因工死亡,使得由其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丧失了生活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系,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工伤事故,因此其直系亲属应当受到赔偿。那么,哪些亲属可以享受赔偿,享受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的、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以及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该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维持基本生活等费用的补偿。哪些亲属可以享受赔偿?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
    2023-06-09
    144人看过
  •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什么情况下能获抚恤金?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是指那些人?《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规定,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该规定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该规定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该规定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在哪些情况下,可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规定,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3)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
    2023-06-10
    365人看过
  •  供养亲属如何计算抚恤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计算方法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计算方法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供 养 亲 属 抚 恤 金 如 何 计 算 ?供养亲属抚恤金是一种由政府设立的补贴制度,旨在帮助家庭在经济困难时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根据我国《社会救助法》的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计算标准如下:1. 配偶:配偶是指夫妻关系中一方因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失去劳动能力的,其配偶可以享受供养亲
    2023-09-06
    294人看过
  •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023-04-22
    379人看过
  • 企业工伤抚恤金和供养亲属怎么算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一、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标准?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二、职工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2023-04-12
    474人看过
  • 苏州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申请审核
    一、供养范围因工死亡(含停工留薪期内死亡或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下同)职工的供养亲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二、供养条件符合上述供养范围的人员,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3.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4.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5.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6.工亡职工子女已经
    2023-05-10
    379人看过
  • 河北省工伤(工亡)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领取标准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农民工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冀劳社[2007]59号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扩权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根据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意见》(冀劳社[2004]95号,以下简称《意见》),因工受伤达到1-4级的农民工和因工死亡的农民工供养亲属可选择一次性享受长期待遇,其标准“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等情况适时向省政府提出调整意见”的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农民工一次性工伤保险长期待遇支付标准调整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一、调整后的计算办法:(一)满16周岁不满30周岁伤残等级一级的为161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级为14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级为118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四级为97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
    2023-04-21
    325人看过
  •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资格核定
    1、《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18号令)第6条(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3)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4)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5)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6)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7)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1、《工伤认定决定书;2、《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审批表(一式三份);3、供养者和被供养者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死亡火化证明;4、被供养者年满18周岁的,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在校的有效证明;5、供养关系为父母、祖父母的,提供其他直系亲属单位未享受待遇证明;6、被供养者为鳏寡孤独或孤儿的,提供社区或乡(镇)出具的证明;
    2023-05-10
    124人看过
  • 关于明确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抚恤金发放领取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为保障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大田县人民政府关于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田政文〔2004〕88号)精神,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就我县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抚恤金待遇发放领取办法,明确如下:一、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凡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定期抚恤金待遇的,应书面申请,并经用人单位签署意见,由社保经办机构按实际供养年限一次性发给,但领取年限最长不超过120个月,并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待遇关系。二、凡自愿按月领取定期抚恤金的供养直系亲属,在领取定期抚恤金期间,应按规定(至少每年一次)提供由居住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生存证明,方可继续领取;凡不能提供生存证明材料的,中止其定期抚恤金待遇。三、若遇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抚恤金领取办法作出新的规定,则按上级新的规定执行。大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二OO
    2023-04-22
    363人看过
  • 因工去世供养亲属抚恤金怎么赔偿
    因工去世供养亲属抚恤金赔偿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工伤保险条例》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因工去世可以享受哪些待遇?(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
    2023-08-17
    254人看过
  • 如何计算供养亲属的抚恤金?
    根据抚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供养亲属为子女的,以18周岁为失去供养条件,以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进行计算;其它类型需要供养的亲属,以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计算20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所谓供养亲属抚恤金一般在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对其家属进行赔偿的一种项目。供养亲属抚恤金亲属范围是如何规定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亲属范围的规定如下: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
    2023-07-06
    469人看过
换一批
#社会保障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恤金
    相关咨询
    • 供养亲属抚恤金怎么发放,供养亲属抚恤金发放标准一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18
      《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参照《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
    • 供养亲属工亡可领抚恤金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6
      工亡职工符合条件的供养亲属享有供养亲属抚恤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对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近亲属,由工伤保险基金按工亡职工生前本人工资30%或40%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失去供养条件。 用人单位并不需要给家属赡养费,但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
    • 亲属供养抚恤金发放方式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7
      1、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 2、其他亲属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人月=其他亲属抚恤金。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 职工因公死亡的,其供养亲属能否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5
      职工因公死亡的,其符合法定条件的供养亲属能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包括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上述亲属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3、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4、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5、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
    • 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是什么,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供养亲属范围包括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1
      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1)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2)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3)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范围(1)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