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税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逃税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二、认定成立逃税罪判多少年
1.构成逃税罪的,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逃避缴纳税款的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则应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逃税罪的,一方面对单位判处罚金,另一方面按照上述对自然人的处罚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三、逃税罪的豁免条件
1.纳税人的逃避缴纳税款数额不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下的;
2.纳税人在犯偷税罪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全部税款,并缴纳滞纳金;
3.税务机关已经对其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4.在本次偷税行为以前的五年内没有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包括累犯的情形)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如果满足以上四个条件,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二条 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之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
-
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03人看过
-
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461人看过
-
要定罪为资敌罪,案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55人看过
-
哪些退房条件需要满足
472人看过
-
逃避处罚罪需要满足哪些要件才能构成?
143人看过
-
2024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逃税罪
309人看过
-
离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离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离婚要满足哪些条件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30法律规定,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法院应当判决离婚: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
-
办理监外执行的条件包括哪些, 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6办理监外执行的条件包括以下内容:监外执行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1.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规定的,应当及时收监执行。 2.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哺乳期
-
定罪不捕的条件是哪些条件需要满足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5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
-
&&&退税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四川在线咨询 2024-03-22退税需要满足的条件,具体如下:1、工作疏忽造成技术性差错而造成多缴或误缴税款;2、征收过程中形成的汇算清缴退税、结算退税、减免退税及调整政策和调整税率退税;3、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税版务机关按照规定权应给付扣缴义务人的代扣、代收手续费。
-
满足什么要件可构成逃税罪?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2满足以下要件构成逃税罪: ( 1)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 3)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