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制破冰在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2 09:21:09 128 人看过

上市公司高管频频出轨而追究不力,是当前股市一大软肋。《公司法》修订后即将实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使市场从制度层面面临解决这一难题的契机。该制度通过赋予中小投资者充分的诉讼权,将敲响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的警钟。

目前,《公司法》的修改已正式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而在今年2月25日至28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由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公司法修订草案首次审议。根据立法程序,新《公司法》预计最快将在三审后于6月底出台。这意味着,广受关注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已经破冰在即。

高管不怕违规

近年来,大批上市公司问题高管在清查中被曝光。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1月份到2004年6月,共有**发展、啤*花等10位上市公司的高管外逃,卷走资金或造成的资金黑洞总计近百亿。进入2005年,高管问题愈演愈烈,截至2月2日,已有**高速、**巨力、**实业、**机场等11家上市公司的12名高管落马。在这些高管违规中,绝大多数都与上市公司直接相关,显示上市公司监管上的缺陷相当严重,高管似乎并不怕违规。

用句准确点的话讲,是高管违规及犯罪的成本太低,让高管犯规屡禁不止。由于现有诉讼机制的不足,因高管违规导致权益受损的小股东,很难通过法律途径对高管的行为进行约束;而另一方面,尽管高管违规可能被处以行政处罚,犯罪者更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鉴于责任认定、违规程度等方面确认的困难较大,执行力明显不足,不足以给高管构成威慑。

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一些高管“拿捏到位”。一位熟知内情的人士曾对记者分析:上市公司很多时候就是一块“大肥肉”,“有本事的”谁不想咬上两口?运气好的吃过拿过后抹抹嘴干净走人,运气不好的受个公开谴责或罚上几万、几十万元,有些胆子大的即使犯了罪,也不过判上几年,但与通过违法手段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实在是不算什么。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民事诉讼方式来加大高管的违规成本,破掉其“如意算盘”。在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下,高管在很多情况下是置于大股东的阴影之下的,有时其本身就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期望大股东或由其控制的上市公司向高管提起诉讼追究损失,显得很不现实。在这种状况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推出无疑很有必要。

该“出手”时就出手

“股东代表诉讼”又称为派生诉讼,是当公司权益受到侵害,且公司未能追究侵害公司利益的人的法律责任时,由股东代表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与股东直接提出的民事诉讼不同,股东代表诉讼胜诉后的利益归属不是提起诉讼的股东本人,而是由公司获得损害赔偿。

早在两年前,股东代表诉讼曾被人提及。

2003年4月,上海一投资者曾向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就深圳某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巨额占款且被监管部门罚款一事将董事长列为被告,请求法院判定被告向该公司承担共2万元的赔偿,此案被看作国内股市的首例股东代表诉讼。遗憾的是,最终法院以缺乏立案依据为由,将其拒之门外。

去年,投资者李某又以大股东恶意占款导致小股东利益受损为由,将沪市某公司及其大股东告上法庭。然而两被告却拒绝出庭,其理由之一是“原告的多项诉讼请求属于股东派生诉讼性质,目前并无法律依据”。

上述两起案例最后的不了了之,折射出制度欠缺下的无奈。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环境及投资者群体都在不断走向成熟,设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在不久前出炉的公司法草案中,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已被明确提及。草案第七十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条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提起诉讼;有限责任公司不设监事会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提起诉讼。监事违反前条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提起诉讼;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执行董事提起诉讼。”草案第七十一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11: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股东代表诉讼相关文章
  • 股东代表诉讼是否就是股东派生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不是股东派生诉讼。股东诉讼是指股东纯粹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向公司或者其他人提起的诉讼。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母公司、董事和管理人员等的侵害而公司怠于行使诉权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个人以公司的名义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制度。股东代表诉讼特征股东代表诉讼不同于股东为维护自身利益向公司或其他人提起的直接诉讼。一般来说,直接诉讼的原告是最终受益者,而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只是享有名义上的诉权,胜诉后利益归于公司,提起诉讼的股东只是由于拥有股份而间接受益。各国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都设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这也是它有别于直接诉讼的特征之一。2006年中国新《公司法》的出台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在法定权力上极大地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
    2023-07-24
    254人看过
  • 我国诉讼制度中有没有股东代表诉讼权
    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一、股东代表诉讼权是什么意思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对股东的此项诉讼权利均有规定,均赋予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权利。二、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1、竭尽公司内部救济规则股东具备了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并不等于股东在公司遭受不正当行为损害时可径行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前提条件是公司拒绝或怠于由自己直接向实施不正当行为的当事人提起诉讼,股东未征求公司是否就该行为提起诉讼的意思前,不应该也不可能提起代表诉讼。只有在股东请求监事会、董事会等采取必要措施行使公司的诉讼请求
    2023-06-09
    136人看过
  • 积极推进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建设
    股东代表诉讼作用何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指因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负责人、关联交易人、股权控制人及其他人的行为致公司或社团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后,而可以行使诉讼权的公司董事会或社团管理层却怠于行使职权、不起诉追究其责任时,符合条件的股东或社团成员为了公司或社团的利益,有权代表公司或社团并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追究该责任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股东代表诉讼案件主要发生在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中,主要是针对于股东、公司董事会和责任人三者之间的游戏规则,在“游戏”的直接后果是获得的收益归公司,并使公司和全体股东受益或最大限度地减损。股东代表诉讼,相对应于以股东私益权为目的的直接诉讼而言,它是基于股东共益权而产生的间接诉讼。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公司、社团或全体股东、全体社团成员的利益,但间接也维护了该股东或该社团成员的自身权益,具有代位诉讼和代表诉讼的两面性特征。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损害赔偿
    2023-06-12
    498人看过
  • 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一点思考
    本文针对我国应当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一问题,首先阐述股东代表诉讼的定义及与普通股东诉讼的区别;其次论述诉讼主体的确立。包括原告、被告、其他股东以及公司的法律地位;并对诉前请求程序、诉讼费用之担保、诉讼的和解及撤诉、赔偿和既判力等问题上进一步论证。主题词:股东代表诉讼和解撤诉赔偿既判力在新旧两个世纪交汇之时,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让人胆寒的严冬。郑*文事件、猴王事件余波未了,**科技、“银*厦内幕”等证券黑幕又浮出水面。大股东的姿意妄为对中小股东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面对失衡的权力结构和大股东毫无忌惮的行为,中小投资者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从西方国家的立法发展过程来看,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是非必要的法律手段,赋予小股东对大股东的直接诉权,有利于大小股东之间互相制衡,维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①。长期以来我国未在立法中确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虽然在1994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中
    2023-06-12
    203人看过
  • 我国亟需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新华网上海8月31日电(记者冯源)股东有权利代表公司打官司,他们应当拥有保护公司及自身利益的权利。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的一项课题研究报告呼吁,我国亟需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此报告还为此作了一些初步设计。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现代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这一制度,当公司权利受到损害,而本应代表公司行使诉讼权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诉讼时,公司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建立这一制度,可以弥补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从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实现股东民事权利。课题组建议,首先要明确既要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又要防止滥诉现象的指导思想。为了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起诉的被告应当广泛,可包括董事、监事及其他可能侵害公司利益的自然人或法人,而公司所在地法院享有专属管辖权。防止滥诉,就要确定起诉资格。具有起诉资格的股东,从侵害行为发生直到提起诉讼的这段时间内都应持有公司股票,但起诉资格没有最低持股比例或数额的限制。防止滥诉,
    2023-06-09
    109人看过
  • 期限限制如何规定股东代表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有期限限制。股东代表诉讼适用普通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这个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从《公司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较广,任何侵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怠于对其行使诉权的侵害人,均可能成为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清算组成员以及其他任何人。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来维护公司利益进而维护原告股东的利益。《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
    2023-07-06
    231人看过
  • 法院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作用?
    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许多人倾向于包含大量私力因素在内的当事人控制诉讼模式,并主张弱化法院的职权,丰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弊端。在近年来的民事司法改革中,两大法系国家民事司法的一个共同的重大变化就是普遍加强了法官对民事诉讼过程的控制。法院在诉讼中的地位及作用正得到提升。股东代表诉讼的特点在于作为诉讼主体的当事人与民事主体发生分离,从各国的诉讼实践来看,该制度的最大问题在于诉权的滥用和弱者权利的保护不周。因此,强化法院对股东代表诉讼过程控制权与监督权,显得尤为重要。?(一)对滥用诉权的规制。在规制滥用诉讼权利方面,法院应当采取的措施有:1、法院不仅应当审查股东提起代表诉讼是否符合程序法定要件,而且应当就其实质性问题进行审查,一旦股东提起的代表诉讼确属无理由或不符合条件,则法院有权驳回该诉讼;2、法院受理股东代表诉讼后,原告股东和解或撤诉都必须
    2023-06-05
    236人看过
  • 关于股东代表诉讼赔偿
    股东代表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无论胜诉还是败诉,相关的诉讼赔偿问题都是焦点。就此,笔者结合各国立法及我国现实情况,建议如下:首先,根据股东代表诉讼的特性,代表诉讼的胜诉利益应当完全归属于公司,原告股东只能按其持股比例间接受偿权,在原告股东胜诉的情况下,被告应向公司赔偿。其次,应赋予胜诉原告股东在某些特定情形下的直接受偿权,但是,这一权利应以不损害公司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为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滥用公司财产、公司不再是继续兴旺的企业时以及不适行为人控制公司时),法院可以判决将损害赔偿金只是在善意股东之间按比例分配。这是因为如果不当行为人是公司的大股东或某些股东,从他们那里取回的赔偿金仍然归于公司,那么他们将会间接地从他们自身的赔偿金中分享利益,这对于提起诉讼的股东来说是显失公平的。再次,应赋予胜诉股东诉讼费用补偿请求权。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胜诉时,其预缴的诉讼受理费和其他法定诉讼费用
    2023-06-05
    499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法理初探
    股东代表诉讼
    本文通过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代表诉讼制度的对比和分析,为我国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条思路。关键词:代表诉讼、用尽公司内部救济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公司形态受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相分离原则所支配,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经营掌握在董事之手。为谋求公司的顺利发展,赋予了董事强大的权限,为限制董事滥用权利,强化股东地位,且为了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同时防止公司董事违法失职的行为,创设了多种股东监督及纠正公司经营的权利,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即为其中最重要的权利。所谓股东代表诉讼,指股东对公司遭受的损害代表公司提起诉讼。①与直接诉讼不同在于:直接诉讼是作为股份所有者的股东因自身权益受到损害而又有法律赋予保障权利实现的手段时提起的诉讼,代表诉讼则是由一个或多个股东为补救或者防止侵犯公司权益的行为而提起的诉讼。简言之,直接诉讼是股东的自益权受侵害而提起的诉讼;而代表诉讼是股东的共益权受到侵犯而提起的诉讼。区分
    2023-06-12
    269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可以对股东提起吗
    一、股东代表诉讼可以对股东提起吗实际出资人不能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实际投资人也叫隐名股东,是指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与隐名股东对应者,通常被称为显名股东。相对于以股东私益权为目的的直接诉讼而言,股东代表诉讼是基于股东共益权而产生的间接诉讼,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制止损害公司的行力。但因为股东行使的是本应由公司享有的诉权,为了防止股东滥用该诉权谋取私剃,损害公司名誉桶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各国立法均对股东提起代表诉讼加以限制。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东提起代表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存在损害事实。公司应当受到损害并存在客观的损失。这种损害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内幕交易及短线交易;操纵市场;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为自己确定过高的薪酬;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抢夺本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等。(2)必须用尽公司内部救济。股东代表诉讼是针对
    2023-03-13
    234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其他股东能否参与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其他股东是可以参加的。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情形1、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时股东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程序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了确保责任者真正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作了如下规定:(1)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的,股东通过监事会或者监事提起诉讼。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
    2023-07-05
    305人看过
  • 股东代表提起诉讼的主体限制标准
    股东代表诉讼提起权主体资格认定标准如下: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必须是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
    2023-07-07
    82人看过
  • 清算之前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适用
    清算之前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适用最近,由当事人咨询,说公司大股东侵犯公司权益,股东想根据公司法152条,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公司已经被判解散,原来的董事会、监事会不能形式职权,在这种情形下,能否不经过公司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由股东直接向公司提起诉讼。按照现代公司法的一般原则,公司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对公司财产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股东虽然是公司财产的出资者,但股东的出资行为一经完成,所出资的财产与股东的个人财产即为分离,当公司财产因他人不当行为受损时应当由公司自行主张赔偿,而不得由股东迳行请求,此是涉及公司诉讼的一个基本原则。但现代公司的经营实际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当他人不当侵害公司财产时,公司可能并不愿意提起损害赔偿诉讼来维护公司的利益,特别是当侵权行为人本身就控制公司的情况下,由其代表公司来向其自身提起诉讼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一个例外,现代各国公司法均允许股东在特殊情况下
    2023-06-14
    207人看过
  • 破产程序启动后股东还能代表诉讼吗
    破产启动之后交给清算小组进行管理,公司方面不接受诉讼,但是管理人是可以的。也就是说股东们不能起诉。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息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为了确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义务后得到追究,更有力地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新《公司法》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2023-06-13
    224人看过
换一批
#股东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 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一人或多人都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但并非只要是... 更多>

    #股东代表诉讼
    相关咨询
    • 论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是哪些?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用处是?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8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随着对少数股东权保护的加强而逐渐发展起来和不断完善的。在公司权力中心由股东大会转移至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后,股东权得不到充分保护和救济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即属于为此而设计的诸多法律制度中的一种,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救济功能,即在公司利益受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以及其他人的非法侵害时,通过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方式,使公司及时获得经济赔偿或其
    • 股东代表诉讼是否有期限限制
      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06
      股东代表诉讼是有期限限制的。法律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开始算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是法定的诉讼时效,双方是不能约定变更的。
    •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特征和功能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21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如下: 1、股东代表诉讼由股东行使; 2、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 3、法院判决结果直接由公司承担;法院判决的结果直接由公司承担。原告股东不能取得任何权益,法院对该案的判决结果都直接归结于公司承担 4、怠于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况股东代表诉讼发生在其怠于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况下。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救济功能,即在公司利益受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以及其他人的非
    •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点有哪些,股东代表诉讼有哪些特点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5
      股东代表诉讼提起权,是指公司利益受到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侵害,而公司拒绝或者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的法律责任的,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股东代表诉讼的特点有哪些,股东代表诉讼有哪些特点?
    • 股东代表诉讼诉讼费怎样算,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4-07
      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基于股份所有人地位向其他侵犯自己利益的人提起的诉讼。此处侵犯自己利益的人包括股东所在的公司及董事或其他股东。 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