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报酬先予执行的法律途径
劳动者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时,可以申请先予执行。
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2.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
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二、先予执行的程序是什么
先予执行的程序是:
1.先予执行的申请
先予执行的申请由权利人向受诉人民法院以书面的形式提出,人民法院不能在没有权利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依职权主动采取措施。当事人申请先予执行,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让申请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当事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2.先予执行的裁定及执行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先予执行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申请先予执行的案件是否属于先予执行的范围;二是申请是否符合先予执行的条件。
3.先予执行裁定的最终处理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终结时,应当在裁判中对先予执行的裁定及该裁定的执行情况予以说明及提出处理意见。
三、先予执行与财产保全的区别是什么
先予执行与诉讼财产保全的区别有:法院裁定诉前财产保全的时限是接受申请后的四十八小时内,而先予执行没有具体时限。诉讼财产保全的客体只能是财产;先予执行的客体包括财产和行为。财产诉讼保全的手段主要是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先予执行的手段主要是划拨、扣留、提取财产,强制被申请人作出或停止某种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四条 【先予执行】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n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n(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n(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n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
解决劳动报酬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174人看过
-
劳动报酬问题解决途径是什么
488人看过
-
劳动报酬:是否有优先执行规定?
78人看过
-
劳动者怎样申请先予索取劳动报酬
439人看过
-
私人雇主未支付劳动报酬的维权途径
444人看过
-
劳动仲裁先予执行申请书(先予执行申请书模板)
245人看过
-
不给劳动报酬能申请先予执行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5双方权益明确,不执行严重影响当事人生活,符合法定条件,当事人申请的,可以先予执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
为什么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可以先予执行?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3劳动报酬,就是当事人应得的劳动收入。实践中往往表现为用人单位或者个人拖欠职工的工资或者劳动报酬。由于劳动报酬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及其所供养家属的生活,因此可以先予执行。
-
劳动报酬问题解决途径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15劳动报酬问题解决途径: (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既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以达成和解协议,但是协商并非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2)调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办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也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3)仲裁,劳动争议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可以不经协商、调解程序,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取证途径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2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是劳动争议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同时,考虑到用人单位作为用工主体方掌握和管理着劳动者的档案、工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劳动保护提供等情况和材料,劳动者一般无法取得和提供,因此对用人单位提供证据又作出了特别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也就是说拒不
-
执行的途径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6(一)法院判决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责任的,执行夫妻共同财产。(二)生效法律文书只确定夫妻一方承担责任,分别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1、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2、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仅执行负履行义务一方的财产。(三)生效法律文书只确定一方承担责任,但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应为夫妻共同债务,双方离婚的,也应分别情形进行处理:1、夫妻双方对该债务进行了约定,由一方负担,并告知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