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经营者集中的因素包括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4:42:41 89 人看过

审查经营者集中的因素包括哪些?

对审查经营者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我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七条作出了明确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二)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三)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

(五)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商务部审查经营者集中案件时,对集中给市场竞争造成的影响从上述六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需要说明两点:

一是第五项关于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经营者集中制度通行做法,目的是从宏观角度、在更高层次上维护市场竞争的有效性,与反垄断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第六项关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这里所指的其他因素仅限于影响竞争的因素,不包括非竞争考量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是其他法律和政策需要解决的问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6: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经营者相关文章
  •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办事指南
    行政事项名称: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行政事项类别:行政许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申请条件:申报人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执行。申请材料:一、申报书(应当载明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预定实施集中的日期和商务部反垄断局规定的其他事项);二、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影响的说明;三、集中协议;四、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五、商务部反垄断局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许可程序:一、申报人依照有关规定或通知将申报文件、资料经行政服务中心送商务部反垄断局。反垄断局初步核查申报文件、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如符合要求出具《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信息登记表》。如不符合要求,反垄断局将申报材料退申报人或通知申报人补充材料。二、申报人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完备的,应当在反垄断局规
    2023-06-07
    85人看过
  •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如何操作?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如何操作?行政事项名称: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行政事项类别:行政许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申请条件:申报人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执行。申请材料:一、申报书(应当载明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预定实施集中的日期和商务部反垄断局规定的其他事项);二、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影响的说明;三、集中协议;四、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五、商务部反垄断局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许可程序:一、申报人依照有关规定或通知将申报文件、资料经行政服务中心送商务部反垄断局。反垄断局初步核查申报文件、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如符合要求出具《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信息登记表》。如不符合要求,反垄断局将申报材料退申报人或通知申报人补充材料。二、申报人提交的文件
    2023-06-05
    326人看过
  • 审查期间,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收到申请后,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在作出决定之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符合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决定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不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怎样认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下列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1)虚假标识行为。即经营者采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使用与其相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的;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的;在商品上伪造、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
    2023-06-02
    339人看过
  • 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内容和方式是什么?
    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内容和方式是什么?经营者集中审查内容: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反垄断局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1、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2、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3、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4、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5、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6、反垄断局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经营者集中审查方式:根据《反垄断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反垄断局调查涉嫌经营者集中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资料。查封、扣押相关证据。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在实践中
    2023-06-05
    316人看过
  • 经营者集中审查期限是否可以延长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经书面通知经营者,可以延长前款规定的审查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六条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九十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是否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应当说明理由。审查期间,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经书面通知经营者,可以延长前款规定的审查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一)经营者同意延长审查期限的;(二)经营者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准确,需要进一步核实的;(三)经营者申报后有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行政机关的哪些行为属于限制商品在地区间自由流通其实,通常行政垄断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地区封锁,就是不给你进来。2、强制交易,进来之后强制你
    2023-04-17
    232人看过
  • 外国投资者参与经营者集中要接受审查吗
    一、外国投资者参与经营者集中要接受审查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接受经营者集中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三十三条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接受经营者集中审查。二、名义出资人违约不给分红,外商隐名出资人能起诉吗一般地,名义出资人跟隐名出资人说好分红的事,那就按照说好的拿钱就行。而在实际中有些名义出资人没按规定拿钱,隐名出资人为了争取权益就只能去寻求法律途径。但要是外商隐名投资人,因为本身违反审批制度,所以就不知道去法院起诉会不会得到支持。事实上,在隐名投资中,实际投资人与名义投资人之间只有合同约定才能证明双方有借贷关系,如果是我国的隐名投资人,那是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合同的效力。
    2023-06-14
    301人看过
  • 经营者集中承担的后果有哪些
    一、经营者集中承担的后果有哪些经营者集中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提高经营者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过度集中又会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损害效率。根据我国将于2008年8月1日施行的《反垄断法》的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二、经营者集中的情形1、经营者合并。它主要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并,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经营者吸收其他经营者,被吸收的经营者主体资格消灭,即吸收合并,如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兼并美国麦道飞机制造公司;另一种是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合并后成为一个新的经营者,合并各方主体资格都不再存在,如1995年日本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成立东京三菱银行,成为当时最大的银行。2、经营者通过取
    2023-04-14
    82人看过
  • 简答经营者集中的形式有哪些
    一、简答经营者集中的形式有哪些经营者集中的形式主要包括三种: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包括经营者合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行为。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这也是经营者集中的一种形式。3.经营者还可以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这同样构成了经营者集中的范畴。二、经营者合并的方式有哪些经营者合并主要有两种方式。1.吸收合并,这种合并方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时,其中一个企业(通常是实力较强的企业)吸收其他企业,使其他企业并入该企业,被吸收的企业法人资格消灭。2.新设合并,这种方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合成为一家新企业,原有的两家企业法人资格都消灭,结合成为一家新的企业法人。这两种合并方式都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可能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且必
    2024-08-13
    386人看过
  • 规范并购商务部发力经营者集中审查
    这份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商务部将依法对涉嫌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进行调查。对涉嫌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商务部举报。6月13日起,商务部对《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6月23日。这份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商务部将依法对涉嫌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进行调查。对涉嫌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商务部举报。所谓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并、资产购买、股份购买、合同约定(联营、合营)、人事安排、技术控制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而就在6月3日,商务部刚刚对《关于评估经营者集中影响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完毕,截止日期刚为6月13日。两份征求意见稿,一份规定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内容,另一份规定对满足条件而不申报者予以调查。外资企业可以通过规避现行法律或政策,打擦边球造
    2023-06-05
    196人看过
  • 经营者合并是经营者集中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合并是属于经营者集中的行为,经营者合并的,要事先向反垄断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条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第二十一条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第二十二条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一)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二)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2023-05-01
    463人看过
  • 什么样的经营者集中需要接受反垄断审查?
    什么样的经营者集中需要接受反垄断审查?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需要申报的经营者集中的法定条件包括如下两个方面:首先,从定性角度看,交易必须构成反垄断法意义上的集中。我国反垄断法第二十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经营者集中包括三种情形: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其次,从定量角度看,集中必须达到一定规模,集中参与方的营业额必须达到法定标准。根据《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这些标准主要是:(一)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2023-06-05
    197人看过
  • 保险合同无效的原因中包括了哪些因素
    一、保险合同无效的原因中包括了哪些因素保险合同无效的原因有:1.合同主体不合格。主体不合格是指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保险代理人等资格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例如,投保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或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缔约行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保险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代理人没有保险代理资格或没有保险代理权。如果保险合同是由上述主体缔结,则合同无效。2.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缔约过程中,如果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方式致使对方作出违背自己意愿的意思表示,均构成缔约中的意思表示不真实。3.客体不合法。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没有保险利益,则其订立的保险合同无效。4.内容不合法。如果投保人投保的风险是非法的,如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均导致合同无效。二、保险合同终止的后果是什么保险合同终止的后果:1.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终止
    2023-10-19
    381人看过
  • 经营者集中影响
    经营者集中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提高经营者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过度集中又会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损害效率根据我国将于2008年8月1日施行的《反垄断法》的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经营者是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经济组织,它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二条: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023-06-07
    426人看过
  • 商务部颁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明确反垄断审查程序
    编者按:11月27日,商务部为规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明确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出台了《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全文如下:【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文号】商务部令2009年第12号【实施日期】2010-01-01《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已经2009年7月15日商务部第2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陈德铭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明确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商务部是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执法机构,承担受理和审查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具体执法工作。第三条在商务部立案之后、做出审查决定之前,申报人要求撤回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除放弃集中交易的情形外,申报的撤回应当经商务部同意。撤回经营者集中申报的,
    2023-06-07
    89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营者
    词条

    经营者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消法》上的经营者,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法律特征: 1、经营者各种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的提供... 更多>

    #经营者
    相关咨询
    • 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答: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二)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三)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 (五)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 经营者集中包括哪些情形?经营者合法的集中行为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2
      经营者集中包括下列情形: (一)经营者合并; (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集中是经营者扩大自身规模,提高竞争能力,以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反垄断法》第五条规定: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第6条有哪些内容?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14
      在审查过程中,商务部可以根据需要征求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经营者、消费者等单位或个人的意见。
    • 经营者集中包括什么几种情形
      云南在线咨询 2024-08-26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有三种形式。具体包括: 1、经营者合并; 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3、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所谓经营者集中是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经营者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经营者通过市场竞争做大做强的重要表现。 《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
    • 量刑包括哪些因素?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10
      量刑要考虑犯罪动机、社会危害性、是否有从轻或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辩护人可以提供以下法律服务:1、在侦查阶段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涉嫌罪名和有关案件的情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代理申诉和控告;2、审查起诉阶段为犯罪嫌疑人辩护: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调查和收集有关证据材料,向检察机关提出相关意见3、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