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2、信息欺诈手段的翻新速度很快,最初只是用很少的钱买土炮发邮件,发展到英特网上的任意显号软件、显号广播等,成为了高智能欺诈。从欺诈的借口来看,从最原始的当选欺诈、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恐吓、电话不足、汽车退税等。犯罪分子总是能想出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骗术。3、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犯罪组织一般采用远程欺诈,犯罪组织内部组织严格,他们采用企业化运营,分工细致,负责人购买手机。有的专门负责开银行帐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分工很细,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况。这也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4、跨国跨境犯罪比较突出。有些非法者在国内发布虚假信息欺骗海外,有些人在国外发布邮件欺骗中国人。国内外勾结连锁犯罪,隐蔽性强,打击困难。
电信诈骗的数额标准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五条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电信诈骗的特点及形式
485人看过
-
电信诈骗的特点和原因
350人看过
-
诈骗案件新刑犯罪主要特点是什么
55人看过
-
电信诈骗案件的概念与特点
65人看过
-
电话诈骗的犯罪特点
54人看过
-
电信网络诈骗帮助行为的特点
451人看过
电信诈骗,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话和信息的方式,捏造虚假的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非接触式诈骗,从而诱导受害人转账或者打款的犯罪行为,属于诈骗罪的一种。 电信诈骗量刑标准为:诈骗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可依法判处诈骗人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或... 更多>
-
电信诈骗共同点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26电信网络诈骗的共同点是都是通过手机短信和电话要求对方转账实施的诈骗活动。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
什么是短信诈骗, 短信诈骗有哪些特点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04短信诈骗是指利用手机短信骗取金钱或财务的行为。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短信中的语言和内容也是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甚至出现了“公证处通知”的字样。 第一、团伙分工合作 发送手机违法短信的作案人以团伙居多,团伙内部分工严密,各负其责,有的购买手机、购买手机号,有的开设银行账号,有的群发手机短信,有的专门负责发短信,有的专门从atm机提款,得手后立即隐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见人,只听声音”。 第二、
-
电信诈骗的犯罪特点具体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7电信诈骗不属于洗钱。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从2000年新千年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人员中的一些败类及一系列技术工具的开发出现和被使用,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技术等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可以说是迅速地发展蔓延,给人
-
电信诈骗属于什么性质的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04电信欺诈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编造虚假信息、设置欺诈、远程、非接触欺诈、诱使受害人向犯罪分子支付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网络欺诈是指利用互联网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欺诈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解释:第一条欺诈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万元、3万元至10万元、50万元,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大、大、特别大
-
法律最主要的特点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08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法律的特征如下: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法是调整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5)法是一种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