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什么不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0 19:21:13 475 人看过

关于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什么不同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什么不同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两者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不同之处在于: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二、敲诈勒索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是怎样的

通常的情况下,敲诈勒索罪的完成形态属于结果犯,它的既遂与未遂均以行为人实现对财物的实际控制为标准,即行为人使用了恐吓、威胁等手段使被害人产生恐惧,从而被迫交出财物的,这为既遂。如果被害人没有因为行为人的恐吓而产生恐惧或者虽然产生了恐惧,但是没有交出财物的,均为敲诈勒索罪的未遂。但是有以下三种情况我们应当区别对待:

1、如果被害人在受到行为人的威胁和恐吓后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并且在司法机关的授意下前往行为人指定处与其进行交款的,行为人在前去取款的时候被当场抓获的,无论其是否实际掌握财物均视为犯罪未遂,因为财物实际一直掌握在公安机关和被害人的掌控之下,行为人控制财物只是一种假象。行为人如果没有被当场抓获的,而是取得财物之后突然逃跑,公安机关之后才抓获的则构成犯罪既遂,因为只有行为人对财物处于实际的掌控。

2、并非所有的敲诈勒索行为人没有取得财物的情形都是犯罪未遂。行为人在对被害人进行敲诈勒索的时候,被害人当面拒绝了交付财物而使得行为人把要挟的内容付诸实践,或者对被害人实施暴力并强行逼迫被害人交出财物的,或者进行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的,分别应当以抢劫罪和数罪并罚来处罚。

3、如果行为人的敲诈勒索行为产生了情节严重的后果,即构成了结果加重犯,有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行为人是否实际取得财产都应当以犯罪既遂来处罚。

实践中,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恐惧而被迫交付财物;诈骗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的交付财物,在敲诈勒索案件中,有的可能包含有欺诈因素,但并非构成本罪的要件。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什么不同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给您解答。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8: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诈骗与敲诈勒索的鉴别方法
    1、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比较单一,侵犯的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2、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被迫交付财物;诈骗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的交付财物。如何区分借贷纠纷和诈骗罪(一)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二)行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三)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不同。诈骗
    2023-07-05
    232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与民间借贷有区别吗
    敲诈勒索罪与民间借贷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敲诈勒索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民间借贷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一、敲诈勒索的量刑处罚是怎么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民间借贷合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民间借贷合同自借贷双方当事人签订书面合同或者达成口头协议时成立,但借贷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合同已
    2023-03-24
    492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与诈骗罪如何认定
    符合下列标准认定为共同犯罪:1.敲诈勒索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以上。2.行为人共同实施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3.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敲诈勒索的故意。4.各共同敲诈勒索犯罪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彼此联系,互为条件。5.共同敲诈勒索行为造成了总和犯罪结果。如何可以区分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盗窃罪的间接正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诈骗罪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第二百六十六条,另外《刑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按照诈骗罪处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
    2023-07-24
    123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未遂与既遂的区别
    敲诈勒索罪未遂与既遂的最主要区别是危害结果有没有发生,敲诈既遂的,犯罪分子实际占有了被勒索的财物,而未遂的则没有占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罪未遂有哪些特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根据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未遂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不是犯罪行为的起点,而是犯罪的实行行为的起点。着手标志着犯罪行为进入了实行阶段,行为人所实施
    2023-04-13
    249人看过
  • 诈骗和敲诈勒索有什麼不同?
    诈骗与敲诈勒索的区别: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不仅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且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侧重于诈骗,即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敲诈勒索强调敲,即实施威胁、威胁、恐吓等行为;3、受害人交出财产的主观状态不同:欺诈受害人被欺骗后自愿交出财产;勒索受害人是因为害怕被迫交出财产;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金额超过3000元;金额超过5万元;金额特别巨大,超过20万元;敲诈勒索,金额超过2000元;金额超过2万元;5、刑期不同:诈骗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敲诈勒索的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诈骗和敲诈勒索哪个罪重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由于敲诈勒索存在暴力的行为,所以敲诈勒索的处罚一般是要比诈骗罪要重的,敲诈勒索罪是属于暴力的犯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
    2023-07-12
    500人看过
  • 与的区别,敲诈勒索罪该如何认定?
    一、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本罪与抢劫罪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侵害的客体都是复杂客体,其客体的内容也相同;二罪客观方面都可以用威胁的方法实施;二罪的客观方面都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客观方面。具体表现在:(1)行为的方法不同。本罪行为的方法仅限于威胁和要挟,而后者的行为方法既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威胁,还可以是其他强制手段。(2)威胁的内容不同。本罪的威胁可以是暴力威胁,也可以是以揭发隐私相威胁,还可以是以毁坏财物相威胁,而后者的威胁只能是以暴力相威胁。(3)威胁内容可能实现的时间、地点不同。本罪威胁的内容既可以扬言当场付诸实施,也可以是扬言在将来某个时间予以实施;而抢劫罪的威胁内容则是当场、当时实现。(4)威胁的方式不同。本罪的威胁可以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也可以通过第三者或者其他方式间接发出;而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5)从威胁索取的财物看,本罪索取的财物包
    2023-02-17
    153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与索财型绑架罪之间有区别吗
    是有一定区别的。二者在实现勒索的行为、犯罪客体、客观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敲诈勒索罪是指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1、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2、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时,才构成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
    2023-03-16
    317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威胁的方法没有限制,既可能是明示的,也可能是暗示的;既可以便用语言文字,也可以使用动作手势;既可以直接通告被害人,也可以通过第三者通告被害人。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
    2023-02-26
    452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共犯与从犯的区别
    从犯属于共犯的一种,两者之间有从属关系。从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看,从属于主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一、共同犯罪中该如何认定是从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和从犯的区别直接关系到最终的量刑结果,但是主犯和从犯都是犯罪的,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的认定,法律上有一定的说明和规定,主要是在犯罪中做一些辅助行为的人会被认定为从犯,量刑中的从犯会相对较轻,因为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因其辅助作用而被定罪量刑,所以在定罪量刑时会根据其犯罪从轻处罚。二、从犯怎么承担刑事责任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从犯是从轻、减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所犯罪行的性质;2、所起作用的大小。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三、保险
    2023-03-15
    131人看过
  • 【罪名比较】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威胁、要挟等手段,强行勒索公私财物的行为。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有时主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客观方面敲诈勒索罪的索取财物手段与受贿罪的索取财物手段相类似,因此,有时不好区分二者的界限。这两种犯罪除了犯罪客体不同和犯罪主体有不同之处以外,在客观方面也是不同的。虽然同有一个索字,但其性质、特点都有区别。敲诈勒索罪的勒索是采用暴力、威胁或其他加害行为或者以其他要挟的方法,强行迫使他人不得不交出公私财物。受贿罪的索取财物行为,一般只是提出索取财物的意向或要求,并不采取暴力、威胁等强行勒索手段,有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刁难、要挟的情形,但它毕竟与敲诈勒索罪的强行勒索、要挟行为的性质不同。
    2023-06-11
    208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定义是什么?怎么认定敲诈勒索罪?
    一、敲诈勒索罪的定义是什么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二、怎么认定敲诈勒索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1)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2)要挟,通常是指抓住被害人的某些把柄或者制
    2023-04-12
    402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多次敲诈勒索标准是什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二年之内有三次或者以上欺诈勒索行为的,就可以认定为多次敲诈勒索的情形,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多次敲诈勒索”。一、敲诈勒索判定的条件有哪些敲诈勒索判定的条件有行为人通过勒索或者恐吓的方式对受害人进行了相关侵权行为。为了正确认定敲诈勒索罪,构成敲诈勒索行为的以下特点:第一,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
    2023-04-06
    222人看过
  • 什么是绑架罪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有什么区别
    绑架罪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与敲诈勒索罪之间的区别包括:绑架罪的暴力行为在当场实施、敲诈勒索罪的暴力行为在将来实施;绑架罪对被害人进行隐藏控制、而敲诈勒索罪则不对受害人进行控制。绑架罪与抢劫罪有什么不同1、绑架罪与抢劫罪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是绑架并控制他人后以加害被绑架人相威胁,要求被绑架人亲属或其他关系人给付财物,后者则是当场劫取财物;2、绑架罪与抢劫罪索取财物的时间、地点不同,前者是先有绑架行为,后有勒索财物行为,后者是当场劫取或强迫被害人交出财物;3、绑架罪与抢劫罪索取财物的数额不同,前者要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将一定数额的财物送到一定地点,犯罪嫌疑人可以漫天要价,具有随意性,后者则一般都是限于被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4、绑架罪与抢劫罪实现犯罪目的的方式不同,前者是通过把被绑架人作为人质胁迫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出钱赎人,犯罪目的必须通过被绑架
    2023-08-13
    105人看过
  • 新闻敲诈属于敲诈勒索罪而非诈骗罪
    近日,至此关于媒体记者利用新闻设套向市场企业索要巨额钱财的案件公布于世。在媒体的用词及说法中多采用了新闻敲诈一说,没有使用新闻诈骗,从法律的初步界定来说上海警方的认定是规范的。案件定性:本案属于团伙作案行为,案犯较多,身份为新闻从业人员,虽然是网络新兴媒体,其利用受害企业急于上市,和瑕疵心理,通过在媒体调查采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筹码,对其威胁,使对方产生震慑心理,从而被迫与该团伙签订所谓的公关合同(该合同不属于商业行为,显然是一个幌子),从其犯罪的手法来看符合刑法中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
    2023-06-12
    32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有什么区别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1、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由行为人直接发出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面发出的,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可以是行为人本人发出,也可以通过第三人发出。 2、抢劫罪的"威胁"是扬言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都是当场可以实施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一般是扬言将要实施,并不一定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可以当场能够实施的,也可以是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才能实施。 3、抢劫罪是迫使被害人
    • 敲诈与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4
      敲诈与诈骗的区别:两者主观上都是以非法占有未目的,通过具体的行为手段使受害者产生心理变化,进而处分财产。不同点在于,诈骗罪的被害人是基于错误认识进而处分的财产,而敲诈勒索罪的被害人是基于心理恐惧处分的财产。刑法之所以如此区分此罪与彼罪,因为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常不会对人生造成伤害,而敲诈勒索罪则会有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危险,同时也是基于被害人心理因素的综合评价与考量。诈骗罪是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的情况下处
    • 什么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区别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3、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故意。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5
      “威胁”既是抢劫罪的手段之一,又是敲诈勒索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但是,其威胁的特定内涵不同: (1)从威胁的方式看,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当面发出,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第三者转达。 (2)从实现威胁的时间看,抢劫罪的威胁表现为扬言如不交出财物,就要当场实现所威胁的内容;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则一般表现为,如不答应要求将在以后某个时间实现威胁的内容。 (3)从威胁
    • 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怎么判刑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恐惧而被迫交付财物;诈骗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的交付财物。两者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1、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比较单一,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