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证据不足不会公诉。轻伤案件,证据不足的,公安机关有权撤案。公安机关撤销的只是刑事责任部分,并不影响当事人追究民事赔偿部分,当事人就有关民事赔偿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轻伤害案件中,如果受害者要求撤案,公安局仍应按规定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故意伤害造成他人轻伤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轻微伤证据不足,能否起诉?按照步骤走,点击#法律咨询#→同城律师→按专长找→选要找的纠纷→点咨询我,选择电话咨询即可沟通!
委托律师打官司应注意哪些事项
(1)要审查资格
律师法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因此,当事人在请律师时,一定要审查律师的资格,看其是否有律师执业证书。
(2)要了解机构
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请律师要到律师事务所,以便了解一下律师所在的执业机构。因为律师法有规定,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
(3)要签订协议
聘请律师要签订书面协议,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约定明确,特别是对聘请律师费用更不要马虎,一定要言明打赢了官司和打输了官司各是多少钱,一审费用和二审费用又分别是多少,都要在协议上写得清清楚楚,并在付款时要求出具收据。
(4)要授权明确
有的当事人在聘请律师时,虽也填写了委托书,但不明确授权范围。认为只要付钱给律师,一切都由律师来处理。因此,有的当事人根本不出庭,不了解案件进展,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也不清楚。孰不知,由于授权不明产生的法律后果,授权人是要承担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n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轻微伤起诉怎么才能拿到证据
200人看过
-
轻微伤提起诉讼要什么证据
410人看过
-
轻伤证据不足会不会公诉
470人看过
-
遭到轻微伤害,但证据不足,该怎么办?
99人看过
-
轻微伤刑事自诉的证据
367人看过
-
起诉轻微伤是否有必要?
213人看过
-
轻微伤能不能证明证据不足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21收集证据,被打成轻微伤没证据就不能处理,因为案件的处理是以事实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院根据谁主张,谁提出证据的原则进行审判,如果没有向法院起诉的证据,法律事实不,证据不足拒绝起诉。
-
轻微伤发生诉讼时有哪些证据不足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13法院在受理轻伤害自诉案件时存在许多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受害人伤情程度达到轻伤就是自诉案,公安机关再无权处理。即使公安机关已经作为治安案件受理的故意伤害案子,只要一鉴定出受伤害程度为轻伤,就不再作任何处理,只告诉受害人到法院自诉就以为结了案。而受害人持轻伤鉴定到法院自诉时,又被告知证据不足,不予立案。
-
轻微伤起诉怎么才能拿到证据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12可以准备报警记录,验收单,医药费单据等证据;监控视频和路人证词也是合法证据。但是伤情鉴定为轻微伤的话,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如果公安机关立案,受害者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
轻微伤证据不足可以强制报案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06轻伤证据不足不会公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才应当作出起诉决定。
-
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有新证据之后能否再次起诉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0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起诉请求的,但提供新的证据时,是可以向法院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该受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