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著作权制度,以现行著作权法的颁布为标志。社会匆匆走进了数字化时代,这一制度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
网络阶段发展素描
一方面,信息和传播媒介形式的不同,使得传统的保护方式受到了严峻考验。据悉,1999年以前专业出版领域提供的商品主要为纸质的图书和期刊,而在过去十年里,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搜索技术的发展,专业出版的数字化进程突飞猛进。例如,全球最大的科技医学出版商爱思唯尔,其销售收入的85%来自数字产品。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Web2.0技术、P2P技术(对等传输技术)、BLOG(个人博客)等新技术出现,网络内容商、视频网站、数字图书馆等新型媒介的滋生,使得权利界定、保护更加复杂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曹教授对我国的著作权制度发展进行了梳理。他认为,著作权制度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始发阶段、发展阶段、夸张阶段、网络阶段。在网络阶段,版权保护从现实空间发展到网络空间。这一阶段给传统的版权制度带来了强烈冲击,促使版权制度发生革命性变化。革命性的变化,主要是指对已有的针对现实空间设立的著作权规则形成了冲击,进而催生新规则创立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第一,技术措施纳入著作权法,成为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第二,处理著作权间接侵权、辅助侵权或者帮助侵权等成为保护著作权的必然要求;第三,信息网络传播的问题,海量的、便捷的、难以控制的传播,对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挑战;第四,数字图书馆的出现。
另外一方面,技术使得侵权者范围和数量的倍增,侵权行为变得难以控制。一个趋势是,不仅强调终端用户的侵权行为,更要追究那些帮助机构的责任,也即网络服务商等机构的责任。不过,界定这些机构的间接侵权责任或者共同侵权责任,是一个难点。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1998年颁布),到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2006年颁布实施),都对此问题作出了规定。
法律修订的巨大压力与技术发展相伴的是著作权法
律的更迭、变化。韩国东国大学教授朴荣吉介绍,为满足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急速发展,韩国的著作权法反复进行了专门修正和部分修正。包括1987年和2006年的专门修订,到2010年为止,韩国的著作权法共修正了17次。不过,他认为,包括著作权制度在内的知识产权制度,并不是在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因而导致了制度的陈旧,在诸多意义上讲,著作权制度需要进行改革和重新构建。
中国的著作权法将面临全面修改。一些专家抛出判断。对此论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春田予以支持并阐释,百年来中外著作权关系的基本格局,决定着中国著作权法的未来走向。当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科技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变动、社会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法律的倾斜。科技带着社会走进了数字时代,而现行的法律,仍然是印刷技术时代的著作权法,落后了一个时代。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主张,应对这种局面,可以通过条例、司法解释、细则,甚至是对行业协会自治规则来补充。他认为,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同时,也需要对国内的规则进行解释。
司法制度需要创新
法律从它颁布那天开始就落后了。一些专家提出,立法问题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因为法律总是滞后的。香港大学教授李亚虹认为,立法上无论再完备、仔细,也难以涵盖因为技术引发的侵权问题。应该创新知识产权司法制度,比如发展出一套准判决的制度,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适应互联网版权上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复杂局面。
法官需要灵活运用法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于晓白说。学者认为,司法需要发挥能动性,特别是界定公众合理使用这点上。如何保证著作权的利益,同时确保公众对知识、信息、作品的共享?尽管我国的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采取有限的列举方式,并且没有规定兜底条款,但是,不意味着网络时代的合理使用可以违背立法原意和法律精神。
利益均衡需要充满智慧的制度
一个更大的难题是,我国的法律已经超前于群众的法律意识。专家指出。如何获得权利人、使用者、传播者三者利益的平衡?实务界人士建议,可从三方面努力:第一,更高效的执法;第二,权利人与传播者建立合作机制;第三,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
新的思路是,技术带来问题,交给技术来解决。德国学者约瑟夫?施特劳斯认为,技术总是会给著作权带来一种挑战,因为它会带来新的传播和复制的方法。但是,同样可以通过技术对权利和自由实施数字式的控制、管理。一些学者介绍,为了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各项变革,部分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发展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建立数据库、交流平台、支付系统等系列手段,不断创新获取权利和授予权利的方式方法,显著降低了著作权人、集团管理组织和使用者各自之间的沟通成本,尝试构建一套各方满意并能够随时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这些机制虽还不够健全,但足以给中国带来相当的启示。
数据显示,在某些行业里,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科研文献的产出国,一些专家认为,在当前的版权保护的机制环境下,中国怎样培育出强大的知识产业,值得思考。上述这些探索,诚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所言,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就是保护社会前进的动力。
-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老龄化”挑战
463人看过
-
知情权在数字时代的挑战和保障
77人看过
-
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401人看过
-
强调追诉刑讯逼供罪时效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75人看过
-
富士康及“铁腕治企”面临的时代挑战
380人看过
-
拆迁安置工作面临哪些挑战?
365人看过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
社保问题制度建设面临哪些挑战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61."未富先老",加大社会保障压力。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制建设,使老年人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都将是我国今后面对的难题。 2.不断递增的城镇化率,挑战现有社会保障模式。如何适应城镇化进程中数以亿计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3.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亟待解决。制订统一规范的参保政策有一定难度,同时也存在一些忽视甚至逃避社会保险责任的因素。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
社保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有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30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1."未富先老",加大社会保障压力。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制建设,使老年人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都将是我国今后面对的难题。2.不断递增的城镇化率,挑战现有社会保障模式。如何适应城镇化进程中数以亿计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3.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亟待解决。制订统一规范的参保政策有一定难度,同时也存在一些忽视甚至逃避社会保险责任的因
-
数字化制品著作权的规定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3数字化制品,是指将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以数字代码形式固定的有形载体,包括激光唱片(CD)、激光视盘(LD)、数码激光视盘(VCD)、高密度光盘(DVD)、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DVD-ROM)、集成电路卡(1CCard)等。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不论已有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或者固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所称的复制行为。将表演者的表演,录音录像制作者的录音
-
面对人口的增长中国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0面对人口的增长中国可能面临哪些挑战我国的人口结构状况和总和生育率水平已达甚至超过最发达国家水平,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水平,这将严重制约我国发展。未来我国发展将面临经济大幅度滑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三重风险。一是少子化将造成劳动人口减少,到2030年之后,由于后备劳动力急剧大幅度减少,将遇到极其严重的劳动力危机,中国劳动力缺口将达8000万人之上。届时,招工难将成为社会一个严重的问题
-
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与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的,如何处理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5数字化制品,是指将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以数字代码形式固定的有形载体,包括激光唱片(CD)、激光视盘(LD)、数码激光视盘(VCD)、高密度光盘(DVD)、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DVD-ROM)、集成电路卡(1CC 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不论已有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或者固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所称的复制行为。将表演者的表演,录音录像制作者的录音录像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