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逃逸导致死亡怎么处理?
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终身禁驾。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后车主逃逸怎么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构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无逃逸的,由公安机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外外,由公安机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4、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且逃逸的,并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由公安机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三、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一)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二)如果是当场死亡,死亡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如果不是当场死亡是因逃逸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属于逃逸致人死亡,就要判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是逃逸致人死亡还是当场死亡,需要进行调查、鉴定。这一点非常重要。
(五)当然自首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六)还要附带民事赔偿。
(七)如何涉及到交通肇事逃逸就要尽快找律师会见、调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积极处理赔偿事宜、提供法律辩护,争取从轻、减轻处罚、判缓刑。
交通事故逃逸导致死亡按照交通肇事罪追究责任,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司机处罚款和拘留就可以,罚款金额是200~2000元,拘留的期限是15天,出现重大事故致人重伤的,构成刑事犯罪,需要对司机进行刑事处罚,可以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n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n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交通事故中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怎么逃逸,逃逸量刑
441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337人看过
-
逃逸导致人死亡的交通死亡事故判刑多久
261人看过
-
逃逸引发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363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死逃逸怎么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认定
126人看过
-
致人死亡交通肇事逃逸案如何处理
84人看过
-
肇事逃逸导致交通事故死亡应如何处理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4《刑法》条文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
-
车祸逃逸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怎么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311、涉嫌交通肇事罪 2、量刑问题:根据是否构成什么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认罪态度、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等因素确定。
-
-
怎么处理交通事故导致死亡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8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通常情况下对肇事司机的处理流程如下: 1,现在他被看押在拘留所,看押的依据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看押期间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由当事人家属或代理律师向办案民警提出申请。 3,如果感觉不合理可以提出复议申请。 4,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
-
事故导致人死亡了,交通致人死亡逃逸可判几年?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3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怎么认定交通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