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偷税漏税企业怎么补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7 21:54:22 246 人看过

公司若是偷税漏税的,可以及时补缴税款。公司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做好补缴和缴纳罚款,减轻税务处罚。公司会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是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1: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2024年发现企业偷税漏税能举报吗
    一、发现企业偷税漏税能举报吗?1、发现企业偷税漏税可以举报,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2、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3、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可,但实名举报才有奖励。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开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励举报人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税务违法事实证据。涉税举报要提供的证据,应当越详细越好,包括账册凭证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等等等,原件复印件均可。二、偷税漏税最新处罚是怎么样的?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逃税罪的处罚方式如下:1、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
    2024-01-30
    108人看过
  • 企业滞留票怎么会偷税漏税
    一,企业滞留票怎么会偷税漏税税务发现公司有滞留票,也就是没有认证的票据,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他们会怀疑公司设置有帐外帐或者是公司业务不真实,当然就会怀疑你偷税漏税了。1、滞留票:滞留票是指销售方已开出,并已抄税、报税,而购货方没进行认证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滞留票产生的原因:(1)发票丢失未认证。管理不善造成发票流失或邮寄过程中丢失。A.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B.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认证相符的凭该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2)销货方拒绝提供发票
    2023-04-16
    109人看过
  •  我国企业偷税漏税的现状与分析
    偷税和漏税是两种不同的税务违法行为。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这类行为被称为偷税。而漏税是指因客观原因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主观上不是出于逃避税收的故意、客观上未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但结果是未缴或少缴税款。在我国,企业偷税是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这类行为被称为偷税。漏税是指因客观原因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主观上不是出于逃避税收的故意、客观上未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但结果是未缴或少缴税款。 企 业 偷 税 漏 税 的 处 罚 措 施 有 哪 些 ?企业偷税漏税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措施
    2023-09-01
    468人看过
  • 法律怎么处罚企业偷税漏税
    一、什么是偷税漏税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漏税,是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错用税率,漏报应税项目,少计应税数量,错算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偷税漏税罪这是一个俗称的罪名,应该讲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此罪名。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了偷税罪,第二百零三条规定了逃避追缴欠税罪。二、企业偷税漏税的六种常见手段1、利用“四小票”虚假抵扣税款;2、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假抵扣税款;3、利用普通发票虚列成本税前扣除;4、利用“三账”偷逃税;“三账”是假账,两本账和账外经营的简称。“三账”既有实体“三账”,也有虚拟“三账”即部分或全部地隐瞒税基。5、无证经营逃税;6、利用“真形式假业务”骗税。三、法律怎么处罚企业偷税漏税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偷税漏税的处罚如下:违反税务管理基本规定行为
    2023-03-17
    115人看过
  • 企业偷税漏税的风险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不报税的后果如下: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2、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3、有税款的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公司不报账会有什么后果1、影响个人或公司的信用纳税信用评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按照规定申报纳税,如果公司没有按时的进行纳税申报,公司的信用评级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话会影响到个人的信用。2、被税务机关罚款纳税申报是每个公司和公民应尽的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没有按时记账报税的话,税务机关会责令你限期改正,若没有及时改正的话会被税务机关罚款,罚款按税款的50%以上五倍以下的方式进行处罚。3、税务逾期要收滞纳金未按时申报或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全责令公司限期纳税,而且还会按日加收万分之
    2023-08-06
    375人看过
  • 在哪举报企业偷税漏税,举报企业偷税漏税有没有时效
    举报企业偷税漏税,可以去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举报的方式可以是写信举报、电话举报,或者亲自去税务局;举报企业偷税没有时效,举报企业漏税有时效,漏税追缴期是3-5年。一、在哪举报企业偷税漏税举报企业偷税漏税,应当去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偷税漏税是指纳税义务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账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可写信举报,也可打电话举报,还可以亲自去税务局举报。另外可实名举报、可匿名举报,税务局会负责保密的。二、举报企业偷税漏税有没有时效举报企业漏税有时效,而举报企业偷税就没有时效限制。从法律条款角度来讲,漏税追缴期是3-5年。偷税是指纳税单位和个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用欺骗、隐瞒等手法逃避纳税的行为。漏税是指纳税人因无意而发生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三、偷税漏税如何判刑偷税漏税构成逃税罪的判刑规则如下:1.偷税漏税的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
    2022-07-13
    316人看过
  • 蓝翔技校被举报偷税漏税查实,企业偷税漏税怎么处罚?
    一、蓝翔技校被举报偷税漏税查实,企业偷税漏税怎么处罚?2021年10月8日,山东蓝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嫌偷税漏税一事被媒体曝光,引起关注。据报道称,该公司实际控股人荣兰祥前妻孔素英向国家税务总局实名举报,称山东蓝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嫌偷税漏税。近日,山东济南蓝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嫌偷税漏税一案,已被国家税务总局商丘市税务局查实。二、企业偷税漏税怎么处罚?企业偷税漏税的,应当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
    2023-04-13
    280人看过
  • 伙同企业偷税漏个税会怎么样
    一、伙同企业偷税漏个税会怎么样偷税与漏税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不同,偷税是出于故意,而漏税是过失行为。偷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而积极希望或追求这一危害结果。客观方面不同,法律后果不同偷税达到法定结果即构成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二、什么是逃税罪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或者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行为,以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三、逃税罪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七条[逃税案(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
    2023-06-07
    352人看过
  • 企业偷税漏税补齐就不用坐牢吗
    偷税漏税的达到一定数额原则应负刑事责任,但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5.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6.税务、海关、银行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本罪犯罪人相
    2023-02-08
    403人看过
  • 2023企业偷税漏税罚款怎么规定
    一、企业偷税漏税罚款怎么规定1、偷税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也给予同样的处罚。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应占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
    2023-08-06
    74人看过
  • 出现偷税漏税多少算犯罪
    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构成逃税罪。法律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偷税漏税企业所得税怎么处罚?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5、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
    2023-03-16
    100人看过
  • 企业偷税漏税处和出纳有关系吗
    如果企业偷税漏税和出纳有可能是有关系的。看开的发票有没涉及假票,其实很简单的问题,自己没做过什么不应该的事,就不用担心,如果真的涉及假发票的话,有可能会,除非有证据说明不是自己自愿做的。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一、偷税漏税的处罚是什么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5.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
    2023-03-26
    167人看过
  • 偷税漏税包含企业所得税吗
    一、偷税漏税包含企业所得税吗包含企业所得税,偷税漏税是触犯刑法的行为,纳税人使用何种手段逃税、漏税会根据情况处以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有应缴未缴的税额都会累积,但可进行补缴,补缴后非多次偷税漏税的可以免除刑事方面的处罚。未缴纳税款达到应缴纳总税款的百分之十才属于偷税罪,同时当事人的手段还要符合法规中的标准。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5、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
    2023-06-02
    205人看过
  • 在我国什么是企业偷税漏税
    在我国,企业偷税漏税的含义是:企业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的税款。在我国什么是企业偷税漏税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
    2022-07-19
    36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企业偷税漏税,什么叫偷税漏税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0-22
      建立假凭证,虚报账目以及违反规定都属于偷税漏税行为。逃税罪是指纳税人、扣除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伪造、变造、隐瞒、擅自销毁账簿、登记证明书、登记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收入、少列收入、税务机关通知申报拒绝申报或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缴纳或少缴纳税金的情况严重行为。逃税损害国家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情节严重构成逃税罪,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构成逃税罪依法处罚。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不缴纳或少缴纳税金是逃避吗?
    • 企业偷税漏税被发现怎样发票偷税漏税去处罚呢?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1
      1、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就是指已取得应税收入,应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人,不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并经税务机关通知,仍拒不申报的行为。 2、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就是指行为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低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等。 3、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
    • 民营企业偷税漏税了,出纳举报民营企业偷税漏税如何?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5
      税务稽查局专门设有举报热线的,你通过当地114就可查询,举报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电话举报也可以当面举报,税务机关会按规定为举报人保密的。而且现在的举报都是要录入系统的,无论企业有没有人在税务部门内部,税务机关都要对这家企业进行检查,你举报的时候只要提供这家企业的名称就可以了,不用提供法人名字的。举报时候如果举报人能有一定实质性的内容税务机关也会受理,但是如果有证据就更好了,证据包括很多种类,比如说帐
    • 企业怎么样偷税漏税才不会被发现?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24
      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是一定会被发现的,由于偷税漏税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职员在发现单位存在此种行为时,是可以收集单位没有纳税的证据之后,通过实名或者是匿名的方式,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的,对于那些实名举报的主体,是可以得到奖励的。
    • 我国企业偷税漏税现状是怎样的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03
      在我国企业偷税是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漏税是指因客观原因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主观上不是出于逃避税收的故意、客观上未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但结果是未缴或少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