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抢劫罪的概念和特点。抢劫罪是一种经济犯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犯罪者若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则属于经济类犯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法定基本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抢劫罪是一种经济犯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2.犯罪者若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则属于经济类犯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法定基本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抢 劫 罪 的 基 本 刑 是 多 少 年 ?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对受害者的身体和财产造成极大的伤害,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抢劫罪的基本刑为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刑罚需要根据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认罪态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抢劫罪的刑罚划分,我国《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抢劫罪,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因此,抢劫罪的基本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具体刑罚要根据犯罪情节进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六)抢劫罪,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条规定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抢劫罪的基本刑可以被判处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总之,抢劫罪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其基本刑为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刑罚要根据犯罪情节进行评估。在司法实践中,应依法惩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经济犯罪行为,对受害者的身体和财产造成极大的伤害,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基本刑为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刑罚要根据犯罪情节进行评估。在司法实践中,应依法惩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
能否将打人、抢钱归类为抢劫行为?
272人看过
-
是否将未遂抢劫视为抢劫罪?
218人看过
-
能否将经济犯罪认定为刑事犯罪?
338人看过
-
能否将抢劫罪缓为刑罚?
426人看过
-
能否将绑架罪转化为抢劫罪?
129人看过
-
抢劫罪是行为犯吗抢劫罪是不是是行为犯
58人看过
-
抢劫罪是行为犯吗抢劫罪是否是行为犯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13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
抢劫属于民间犯罪还是经济犯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41、抢劫罪是属于经济犯罪的。 2、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
-
是否将故意伤害罪归类为暴力罪?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0故意伤害罪是一种严重罪行,属于暴力性犯罪。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伤害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造成严重残疾,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身
-
经济犯罪与抢劫哪个重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2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格】诈骗2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重处情形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处10%: (一)诈骗
-
抢劫能否作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抢劫是否属重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0共同犯罪,定抢劫罪。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