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产、销售标志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农资产品行为的行政处罚主体之辨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20:34:30 280 人看过

生产、销售标志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的行为属法规竞合行为,应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后法优于先法的原则,由特别法授权的行政处罚机关依据相应法律规范进行一罚。

关键词:法规竞合行为,一罚

一、引言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一个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热潮正在兴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投入品市场日趋活跃,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生产、销售标志(标签)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农资产品的行为仍较严重,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分别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查处生产、销售标志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的行为,致使行政相对人提出一事谁罚的质疑,越权执法现象屡屡发生。以下笔者主要从一事之法规竞合行为实施一罚的内涵的理解,试对生产、销售标志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权的行政处罚主体进行辨析,解读严格实施一罚应由哪个部门进行何种处罚的问题。

二、解读对法规竞合行为进行一罚的内涵

行政处罚中出现的法规竞合行为通常指行为人实施了一个自然意义上的行为,违反了多个行政法律规范,数个法律规范假定部分的行为要件之间存在种属关系,即某一规范所规定的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外延包含了另一规范规定的行为要件。如农药、兽药等农资产品的标志标注的内容与产品登记内容不符,同时违反了《农药管理条例》或者《兽药管理条例》、《标准化法实施办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法律规范,就属于法规竞合行为,对于这种法规竞合行为,笔者认为应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后法优于先法的原则,由特别法授权的行政处罚机关依据相应法律规范进行一罚。

三、对生产、销售标志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农资产品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权的行政处罚主体之辨析

1、质监部门不具备对生产、销售标志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权的主体资格。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条只对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产品的行为设定了两种处罚主体:一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即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条所作的如下解释: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产品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是指,违反规定有强制性标准内容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等等,由该法所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由此类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四十条;《兽药管理条例》的第二十条、第六十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有强制性标准内容,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理应由以上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二是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其次,既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未对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产品的行为授权标准化管理部门行使行政处罚权,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为标准化部门设定的行政处罚权就属下位法扩大行政主体或其职权范围,应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法[2004]96号司法解释关于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规则的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应当对下位法是否符合上位法一并进行判断,经判断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应当依据上位法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第三、生产、销售标志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行为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又适用农业法律法规规定,属法规竞合行为。如上文所分析,应由农业法律法规所授权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2、工商部门也不具有查处生产、销售标志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的行为的主体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条已明确规定,恕不赘述。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产品标志标注的内容不属于登记内容的,如违反了知识产权法和其他工商管理法规的,工商部门应依法查处。

3、农业部门具有对生产、销售标志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的行为进行一罚的行政处罚权。

农业部门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农作物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的主管部门,负责农作物种子审定和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登记工作,法律法规将这些产品的标志(标签)应标注的内容纳入登记范围,理应加强市场监管,依据《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农药包装通则》、《农药产品标签通则》等强制性标准和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行使对生产、销售标志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的行为进行一罚的行政处罚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6: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处罚主体相关文章
  • 未按规定生产或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是何种行为
    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含有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超标有害细菌;(二)含有其他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机构进行鉴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九条第一百四十三条。本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的区别两者同属食品方面的犯罪,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等都完全一致。但两者在客观方面存在差异,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或有害的非食品物质,而后者并不在食品中掺入任何有毒或有害的非食品物质,只是所生产和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两罪都表现为行为犯,但本罪的社会危害性大于后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都是违法的行为,是要判刑的,这种行为会给消费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吃完之后致残、致死等结
    2023-08-08
    148人看过
  • 2024生产销售不合卫生标准产品怎么处罚
    一、生产销售不合卫生标准的产品该怎么处罚?生产销售不合卫生标准的产品的,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2023-11-23
    55人看过
  • 我国法律对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明知是上述商品而销售的行为如何处罚?
    这里所说的“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是指不符合国家制定的各种化妆品的强制性标准的化妆品。包括未取得的单位非法生产化妆品;未取得健康证而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生产化妆品;生产化妆品所需的原料、辅料以及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使用化妆品原料(指在国内首次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天然或人工原料)生产化妆品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防臭、怯斑、防晒的化妆品)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批准文号的;生产的化妆品不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或者生产的化妆品未经卫生质量检验的,等。根据国务院<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规定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擅自生产化妆品的,责令该企业停产、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且可以处违法所得3至5倍的罚款;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或者使用化妆品禁用原料和未经批准的化妆品
    2023-06-07
    54人看过
  • 我国如何处罚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
    违反法律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未构成犯罪的,按照和的规定,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l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卫生许可证。构成犯罪的,按照新的规定处罚。即:1.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物源性疾患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
    2023-05-01
    458人看过
  • 中国怎么处罚销售不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罪
    中国对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量刑标准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器械罪怎么处罚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定罪量刑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徒刑。《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
    2023-08-01
    78人看过
  • 食品生产强制性标准
    一、食品生产强制性标准1、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3、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4、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5、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6、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7、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8、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9、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二、食品经营者的自律义务有何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在购进食品时,必须对食品标识、外部感官
    2023-04-24
    247人看过
  • 分析生产、销售不符合医用器材标准罪的刑罚适用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量刑: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对生产、销售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的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又包括公民的健康权利。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如何量刑我国《刑法》只规定了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卫生器材罪,并没有规定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卫生器材罪,是指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犯本罪的,具体量刑如下: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2、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023-08-16
    153人看过
  • 食品安全问题: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食品的量刑制度
    生产销售不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的量刑如下:1、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要件。食品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任何人均可构成食品罪。同时,单位亦可构成食品罪。单位犯食品罪的,实行双罚制;2、主观方面。食品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生产、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而仍故意予以生产、销售,但不包括直接故意,行为人对可能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态度;3、客体。食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即国家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
    2023-07-07
    375人看过
  • 辨析行政强制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均属于行政强制,两者也都通过一定的强制性措施表现出来,两者的区别主要有:1.目的不同。2.前提不同。3.动因不同。4.实施主体不同。5.结果不同。一、行政处罚和拘役是否一样行政处罚和拘役不一样。拘役不属于行政处罚,而属于刑事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方式。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一年。行政处罚立案标准有以下内容:1、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这一点将它与行政强制执行区别开来。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2、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一点使它与刑罚区别开来。刑罚的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
    2023-04-01
    65人看过
  • 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立案标准?
    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立案标准: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伪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
    2024-04-19
    430人看过
  •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有什么区别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了国家对生产、销售电器、性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等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和公民的健康权、生命权。后者则侵犯了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而后者的范围很广泛。3、构成犯罪的标准不同。前者要求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本罪;而后者则要求“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才构成本罪。
    2023-06-12
    459人看过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政处罚是怎样的
    可由质检部门或有关部门责令行为人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伪劣认定对于伪劣的认定,并不是全部需要建立在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有关鉴定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对于提起公诉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假冒商标、非法经营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所涉生产、销售的产
    2023-06-26
    385人看过
  • 关于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的惩罚规定?
    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量刑规定为:1、行为人犯此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是什么两罪的主要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了国家对生产、销售电器、性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等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和公民的健康权、生命权。后者则侵犯了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而后者的范围很广泛。3、构成犯罪的标准不同。前者要求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本罪;而后者则要求“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才构成本
    2023-07-06
    258人看过
  • 不符合食品标准的产品处罚几倍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一、没有食品许可证可以营业吗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可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不可以营业。我国法律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二、一包过期的槟榔怎么罚超市卖过期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
    2023-04-03
    350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以下三类: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必须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权按授权的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并成为适格被告。但被授权的组织必... 更多>

    #行政处罚主体
    相关咨询
    •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什么处罚?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19
      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含有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超标有害细菌;(二)含有其他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机构进行鉴定。
    • 与一般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行为的界限
      浙江在线咨询 2020-12-22
      1、主观要素不尽相同。前者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是出于故意,而且具有牟利目的;而后者在主观上是否出于故意还是过失,有无牟利目的,均不影响其构成。 2、情节是否严重不同。前者具有“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等情节;而后者则不具有这些情节。 3、危害社会程度不同。前者严重侵犯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权利甚至生命安全,对社会危害较大;而后者一般
    • 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和销售行为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高科技产品的,应承担什么法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5
      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其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查处,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行业标准的商品将会受到哪些处罚
      湖北在线咨询 2021-03-20
      按照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了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要求的产品,应当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1、生产者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由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责令其停止生产,经采取改正措施,能够达到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后,才能恢复生产。销售者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产品,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