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低保取消后廉租房如何处理
取消低保补助后,如果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的,住房保障部门会要求租住人腾退廉租房。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七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一条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一)提出续租申请但经审核不符合续租条件的;
(二)租赁期内,通过购买、受赠、继承等方式获得其他住房并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条件的;
(三)租赁期内,承租或者承购其他保障性住房的。
承租人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应当为其安排合理的搬迁期,搬迁期内租金按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数额缴纳。
搬迁期满不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确无其他住房的,应当按照市场价格缴纳租金;承租人有其他住房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二、申请公租房材料
(一)家庭收入情况证明(需提供家庭成员的收入情况
1、在职人员:需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收入证明或银行发放工资存折;
2、退休人员:需提供银行发放养老金存折;
3、失业人员:提供领取失业金存折;
4、空巢老人家庭:需提供子女收入证明;
5、享受遗属补助:需提供遗属补助证明;
6、无业、下岗人员:需提供就业证原件,如未办理就业证的需由街道劳动保障所出具有效证明;
7、在读高校的子女:需提供学校证明或学生证原件。
(二)房产证、公房租赁证等家庭住房状况证明(需提供复印件)。
(三)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需提供复印件)。
(四)需提交的其他证明(需提供复印件)。
-
民法典中廉租房不缴纳租金如何处理,公租房申请材料
257人看过
-
民法典中廉租房怎样申请
86人看过
-
民法典中廉租房居住权多久
310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根据民法典取消担保?
157人看过
-
低保取消申请廉租房可以分到吗
71人看过
-
低保政策改革后,如何申请廉租房?
393人看过
低保是指家庭成员有重度残疾和疾病失去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其住宅和收入明显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居民。 城市低保是在城市已建立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 更多>
-
低保户获得共有产权的廉租房后低保是否取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21低保户获得共有产权的廉租房后低保不应该取消.除非你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申请廉租房具备的5重条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家庭就可以申请廉租住房:第一,申请人必须年满40周岁;第二,申请家庭现住房面积低于7平方米;第三,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非农业常住户口;第四,申请人至少连续吃低保6个月以上;第五,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放宽廉租住房家庭收入认定标准,将原规定人均月收入低于800元(含80
-
民法典规定如何取消租房合同效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9取消租房合同的效力可以通过附条件或期限。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
民法典中怎样取消订立租房合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3取消租房合同的效力可以通过附条件或期限。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
2022年骗取廉租房的如何处理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9骗取廉租房这样处理: 对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核同意或者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由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对已经登记但尚未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取消其登记;对已经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退出实物配租的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交以前房租。
-
民法典中对民事强制消费如何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26公司强制消费当事人可以拒绝,并投诉公司。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