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偿补缴纳社保有无诉讼时效
关于补偿补缴纳社保的诉讼时效问题,关键在于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时效机制。
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即告终止。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并无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
然而,对于社保补缴的问题,确实存在时效限制。
1.如果劳动者垫付了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的,这被视为劳动争议处理,其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2.具有下列情况的,劳动者可以在争议发生之日起的两年内提起仲裁:
(1)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为其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或缴纳社会保险费;
(2)因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年限、缴纳数额不足而请求用人单位赔偿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的。
二、社保纠纷时效限制
社保纠纷的时效限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
1.对于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处理的情形,劳动者在垫付了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的,其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这意味着劳动者需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2.对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处理的情形:
(1)劳动者在请求用人单位为其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或缴纳社会保险费;
(2)因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年限、缴纳数额不足而请求用人单位赔偿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的,争议发生之日起的两年内为时效期限。
这意味着劳动者需要在争议发生之日起的两年内提出相关请求。
三、劳动纠纷与时效规定
1.劳动纠纷的时效规定主要涉及到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根据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个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这意味着劳动者需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2.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
3.一旦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这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寻求法律救济。
总结来说,关于补偿补缴纳社保的诉讼时效以及社保纠纷和劳动纠纷的时效限制,劳动者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在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及时采取行动,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对于具体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和帮助。
-
未按时缴纳社保的补偿措施
341人看过
-
要求公司补缴社保是否有诉讼时效规定
262人看过
-
社保补缴,补缴离职后有没有时效限制
74人看过
-
社保追溯补缴时效
198人看过
-
社保断缴多久后就无效,社保补缴有不有时间限制?
310人看过
-
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保补缴时效是多久
336人看过
-
未缴纳社保有什么补偿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01根据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从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订立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这是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违反了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你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六、四十七条规定(即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
-
单位缴纳社保未缴纳补偿金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31根据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四
-
辞职没有缴纳社保怎么补偿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21因为单位不缴纳社保的原因辞职,也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工作年限补偿。在本单位每工作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以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做补偿标准 另外可以要求单位补交社保,补发未足额发放的工资 和单位无法协商,可以离职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第38.46.47条,单位拖欠员工工资六个月以上,员工申请离职,可以要求补偿。工作期间不缴纳保险,只要你拿出你在这个单位上班的证据,也可以要求补偿
-
未及时缴纳社保后社保补缴是否算连续?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19参保人员从参加社会保险之日算起,就建立了个人缴费记录,那么中间有欠费的属期,补缴之后,个人缴费流水没有间断,个人缴费年限自然就连续计算了。补缴社保,一般是针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参保(补缴);在男60以下,女50岁以下,社保满15年,可不必补缴。
-
有社保公司缴纳追诉时效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8有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或者举报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劳动保障监督条例》第二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