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的暂时性法律保护制度探讨(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1:56:52
476 人看过
关键词:行政诉讼/暂时性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行政诉讼中的暂时性法律保护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而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广泛采用,尤其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行政诉讼制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制度中相关规定尤其值得借鉴。从行政诉讼中暂时性法律保护制度的本质要求来看,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中暂时性法律保护的具体措施均需要进一步完善,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三、我国行政诉讼中的暂时性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完善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中关于暂时性法律保护制度,主要体现在《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中关于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关于台湾大学·黄学贤)
出处:《东方法学》(沪)2008年4期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中国行政诉讼被告制度探讨
445人看过
-
调解制度引入行政诉讼的探讨
333人看过
-
探讨行政诉讼中特殊地域管辖的合法性
362人看过
-
房屋拆迁中的行政诉讼探讨
67人看过
-
探讨政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75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适用探讨
27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行政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具体行政行为
词条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概念为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相应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 更多>
#具体行政行为
最新文章
#具体行政行为
相关咨询
-
行政起诉时效的限制问题探讨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13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第四十六条,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除外。 另外,根据第四十七条,
-
不受行政诉讼时效限制的制度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29《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房地产诉讼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5年以上提
-
关于行政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9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有两种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和法官主动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是指当事人认为法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法官回避。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第四十七条,当事人申请回避的,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暂停参与本案工作,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
-
探讨下“通信自由”由法律保护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四条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他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六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邮政企业和邮政工作人员不得向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提供用户使用邮政
-
假释制度的行政性质和法律效力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26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