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纠纷支持精神损害赔偿吗
劳动纠纷案件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劳动纠纷处理的方式
1、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直接进行协商,这不是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
2、申请调解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仲裁处理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解决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
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
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包括侵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侵权行为。
而劳动争议案件是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
-
劳动纠纷是不是能提精神损害赔偿
334人看过
-
孕期劳动纠纷,巨额精神索赔未获支持
463人看过
-
劳动损害赔偿纠纷的示范答复
335人看过
-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处理方式,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赔偿哪些
337人看过
-
劳动纠纷财产损失损害赔偿标准
154人看过
-
合同纠纷能否赔偿精神损害
264人看过
-
劳动纠纷有没有精神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03劳动纠纷一般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认定精神损害达到赔偿的标准,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而劳动纠纷一般不涉及人身侵权损害,因此劳动纠纷一般不能提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延伸】 问:哪些案件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 答: 1、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
-
如何处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纠纷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25处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没有过错,另一方在婚姻中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情形的,一方提出离婚时可以要求另一方赔偿精神损失费。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劳动者受害责任认定纠纷处理方式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22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是指在个人之间存在劳务关系的前提下,提供劳务的一方因劳务活动自身受到伤害的,在提供劳务一方向接受劳务一方主张损害赔偿时,由双方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与提供劳务者致害责任不同,前者针对的是雇佣关系内部雇主与雇员即提供劳务者与接受劳务者之间的责任分担,而后者针对的是劳务接受者与雇佣关系之外的他人之间的关系。在责任归责原则上,前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而后
-
生女引发精神损害赔偿纠纷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6安徽省歙县法院审结了一起因婚外情生下子女引发的精神损害赔偿案,心力交瘁的3方当事人再次站到法庭上。原告程刚因逾期起诉,诉讼主张未获得支持。原告程刚与被告A原安徽省歙县法院审结了一起因婚外情生下子女引发的精神损害赔偿案,心力交瘁的3方当事人再次站到法庭上。原告程刚因逾期起诉,诉讼主张未获得支持。原告程刚与被告A原系夫妻。2002年,A生下一女孩B。2002年9月,程刚收到一封令他吃惊的匿名信:B不是
-
医疗损害纠纷的处理方式?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12一、留取证据; 二、封存病历; 三、封存件的保存; 四、仔细研读手中的资料,准备与医院沟通调解。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并不仅仅只有双方沟通。因此,当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可以通过申请第三方介入调解,如卫生局、县调解中心、政府部门等;若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时,则只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