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最近对A股沪深300指数成份股高管薪酬的阶段性研究(按披露年报顺序前100家数据结果)表明:2008年高管薪酬增幅出现大幅下降,其中金融、房地产行业高管薪酬水平也有大幅下降。
“高管薪酬的变化反映了公司业绩的波动。今年的经济形势未定,可能会令各行业的高管薪酬继续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这在制造业、航空业等行业中可能有更为明显的表现。”美世亚洲区高管薪酬业务负责人郑伟博士对CBN记者分析称。
同时他认为:不容忽视的是,薪酬本身对员工的努力有激励作用,在遭遇宏观经济、行业因素,以及高管无法控制的其他因素时,企业应当更为科学地审视高管薪资的走向,而非一味降薪。
薪酬增长放缓
按照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从2006年开始才公布中国高管薪酬,而按照之前的监测数据,上市高管的薪酬一直有所增加。
不过,好景不长,这一增加的态势从去年开始戛然而止。
有关2008年高管年薪涨跌的说法仍未成定论。若按照“高管平均薪酬”、“管理层支付总成本”以及员工薪酬等不同的坐标作为对比薪水变化的参考值,则会产生不同的涨跌结论。
“上述对于薪酬的比较太过笼统,既没有考虑在这段时间内的员工数量变化,也没有扣除一些福利、短期激励以及长期激励等因素。在目前的会计制度之下,有些数据并没有完全公布,所以对于薪酬的比较一定要寻找一个可同比参考指标。”郑伟明确表示。
例如按照年报披露数据:2008年上实发展(600748.SH)职工平均薪酬上涨接近一倍,世茂股份(600823.SH)职工平均薪酬涨幅达69.7%。此外,华发股份、招商股份等的职工薪酬都有相应上升。
但是CBN记者统计发现,高管薪酬并没有如年报披露数据上涨那么高,比如,上实发展副总裁王德钧2007年从公司支取报酬为26.55万(税后),去年则是税前35.74万。扣除个人所得税之后,王德钧的薪酬远未增长接近一倍;而世茂股份于2004年任职的董事会秘书葛卫东从公司领取的税前报酬总额仅从2007年的40.69万上升至去年的42万,同比增幅只有3%。
郑伟倾向于用总经理薪酬“中位值”来审视高管薪酬于去年所出现的变化——即假设有100家公司(或职位)薪酬水平按照从低到高排名,那么,中位值就代表第50位排名的薪酬水平。他认为这一指标具备较为公正的可比性。
从前100家披露的数据统计看,2008年的总经理薪酬中位值为人民币57万元;2008年高管薪酬呈现微增长或零增长。从连续三年均为沪深300成份股,且任职者三年未发生变化的公司高管薪酬变化情况看:2008年薪酬增长率相比于2007年出现了大幅下降,总经理薪酬增长率由2007年的37%降为2008年的3%,董事长薪酬增长率从2007年的19%降为了零增长(以上增长率均指增长率中位水平)。
在上述统计数据之下,郑伟认为“金融危机及政策监管对不同行业薪酬影响度存在差异”。
2008年,受金融危机和政策监管影响,尽管金融行业高管薪酬依然保持着领先优势,但其高管薪酬也受到很大影响。
“如100家企业中的金融企业的总经理2008年的薪酬中位值为154万元(而2007年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的金融业为220万元)。这个薪酬下降的趋势,从统计角度看,符合财政部新出台《关于国有金融机构2008年度高管人员薪酬分配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的2008年高管薪酬水平不超过2007年90%的要求。”
“相比而言,员工的薪酬就没有特别大的变动,还有略微增长。这可能是因为员工的薪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度相对较小,而且去年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通货膨胀之后,很多企业给员工略加了薪水,这都导致企业员工2008年年薪的微增。”郑伟对CBN记者分析称。
薪酬涨跌的背后
“一定要了解个案背后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削减薪水,那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并无益处。”郑伟称。事实上,高管薪酬水平是否合理,一要看市场供给关系,二要看业绩与薪酬的联动性。
从联动性上来看,根据已公布信息:2008年,整体上,大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了大幅下降。净利润增长率从2007年的44%降至12%。同时,在前100家披露的公司中,有51家公司是连续两年的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且总经理为同一任职者。而这51家公司中“净利润变动与薪酬变动方向相一致的公司共有32家,占63%;仅有7家公司在高管薪酬增长的同时,其公司的净利润是下降的(此种情况不排除这些公司对高管薪酬有特殊的安排)”。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高管的薪酬涨跌与公司业绩波动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变化整体上是积极的和趋于理性的。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上市公司对当前特殊经济形势下公众对高管薪酬的质疑和关注的应对态度。”郑伟对CBN记者称。
不过郑伟强调,有企业受到行业的冲击巨大,但仍然取得了比同行业其他公司更好的业绩,这就说明他们的管理层付出了努力,并因此应该得到报酬。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企业利润下降,但是高管的薪酬可能有所增加,这也是出于吸引更好的人才进入企业的目的考虑。否则薪水下降可能对企业经营带来负面效果。
我们猜您还喜欢:
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
《指导意见》放宽对新办企业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的限制,将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提出对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制定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
-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增长16.34%
319人看过
-
公司高管薪酬公司法管理办法是什么?
77人看过
-
深圳房价一年下跌24%最大跌幅达36.5%
200人看过
-
公司治理从高管薪酬改革破题
314人看过
-
论股东对公司高管薪酬的投票权
424人看过
-
统计显示半数业绩下滑上市公司高管获加薪
123人看过
上市公司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市值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市场价格发行股票的股票总价值,其计... 更多>
-
关于上市公司股东薪酬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2从劳动法角度看,工资与劳动是紧密关联的。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向公司实际提供了劳动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公司可依法按月向其支付工资。经双方协商同意,月工资金额可低于2000元,但不应低于最低工资的相关规定。
-
高管薪酬比例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3百分位(代表市场前1/4的水平)左右的水平。从数学上来看,市场中超过25%的公司薪酬水平达到市场前25%或者更高的位置是不可能的,而很多公司不断地尝试却实际上刺激了高管薪酬的攀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薪酬增长和绩效提升之间是不相匹配的。一般来说,除非企业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必须支付高于市场的薪酬来吸引人才,否则将高管人员薪酬定位在市场中位值水平(市场的中间水平)附近完全足够。如果在这样的薪酬定位下结
-
公司高管薪酬公司法应该是谁来决定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301、根据公司高管薪酬公司法的规定应由董事会或《公司章程》规范的程序来决定。当高管不仅仅具有劳动者的身份,也具有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身份时,他们的报酬收入的确定方式也就不能与普通的劳动者完全一致。因为董事、监事或法定代表人等高管完全有可能通过其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力,为己谋取私利而损害企业利益。 2、所以在我国的《公司法》第四十六条第(九)项中规定了:“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九)决定聘任或者
-
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薪酬委员会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4上市公司应该设立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并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公司实际的实施细则。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的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上市公司员工的薪酬标准是多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1上市公司对员工的工资基数没有要求,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就可以。 至于上市公司比一般公司工资高,明确的说法没有,事实上也不一定就比一般公司高。但是,由于上市公司一般规模比较大,又有盈利要求,同时出于宣传等方面需求,很多上市公司采取了高工资策略,但这不是绝对的。 上市公司员工薪酬标准如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