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后车位离婚判给谁
婚后买车位的,是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由双方协议决定其归属,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法院根据离婚的过错,男女平等,照顾老人等原则,确定财产分割。
二、婚前财产离婚如何划分
离婚时关于婚前财产的确定如下:一方在结婚前取得的财产属于婚前财产,婚前财产归当事人所有,离婚时不分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三、买车位注意事项和手续是什么
买车位注意事项和手续有:
1、明确车位的产权
看车位是否归开发商所有,即开发商是否拥有所有权。若购买的车位、车库不能办理产权证,则说明该车位或车库是不能销售的。如果车位是公共设施,开发商就不对其享有所有权,更不能将车位进行市场交易。
2、应将车位相关细则写进合同
购房者在签订购房预售合同时,如果车位是随房屋一起预购的,购房者应与开发商就车位的位置、车位号、预售面积、预售价款等情况在预售合同的补充条款中约定清楚,最好附有平面图,并约定好出现差异的解决方式。
3、预售车位必须取得预售许可证
和开发商卖房要取得预售许可证一样,预售的车位也须取得预售许可证。
4、买车位需缴纳契税、维修基金
地下停车位的最长产权年限为50年;一些商业办公立项的项目,停车位产权年限为40年甚至更短。此外,购买停车位像购房一样,也需要缴纳契税和公共维修基金。
5、买车位不能用公积金贷款
购买车位、车库的时候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考虑到小区车位租售问题不完善性和未来相关政策的变化,购房者在买下车位之前也要多留心眼,对于车位的产权、使用权及期限,买卖时候是否有相应条件和限制都要了解清楚。再比如地上车位不能售卖、小区绿化不应挤占等问题,购房者也要有所关注。
-
农村离婚男孩判给谁,离婚男孩判给谁
281人看过
-
陪嫁汽车离婚是判给谁的
225人看过
-
离婚车辆一般法院判给谁
404人看过
-
离婚后子女判给谁就继承谁吗
58人看过
-
离婚娃娃给谁判
372人看过
-
离婚判给谁孩子归谁
222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婚前买车,婚后还贷,离婚会判给谁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9我国法律在处理离婚财产分割时不支持净身出户,除非双方同意不然不会做出净身出户的判决 关于汽车问题,法官会因汽车是在婚前还婚后购买,是否全资支付,不是全资付款的话,首付是由谁出资,贷款谁还而做出截然不同的判决。一般婚内购买的车辆是双方的共同财产,婚前购买的车辆婚前个人财产,婚后还车贷部分是双方的共同财产。 两周岁以内的小孩一般抚养权会判给母亲,如果小孩超过了两周岁,那么法院会从有益于小孩身心发育的角
-
离婚后车辆过户给谁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8在一般情况下,结婚后买的车是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平等分割。在夫妻间没有订立任何协议的情况下,夫妻购买的车子,应当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均享有使用权,任何一方都无权独占。离婚时,如果夫妻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分割车子的归属问题,以协商解决的结果分割。
-
离婚时汽车牌照判给谁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2车和车牌是绑在一起的,但是也可以拆分,如果你车牌值钱,那就是夫妻双方共同财产了,只能协议决定离婚汽车牌照判给谁了。车牌是属于车子,车子属于谁,车牌就是谁的。如果过户,车牌会被收回的。
-
农村离婚男孩判给谁离婚男孩判给谁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12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交付财物或者票证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票证,由执行员传唤双方当事人当面交付,或者由执行员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有关单位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协
-
“离婚后子女怎么判给谁?”“子女判给谁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12孩子离婚时会判给谁,取决于不同的情况: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零八十四条的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得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双方的子女,无论是由父母直接抚养长大的。 离婚后,父母仍有权利和义务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 离婚后,两岁以下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两岁以上的子女,父母双方不能就抚养问题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子女八岁以上的,应当尊重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