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保函在索偿兑现前完全剥夺了承包商的申辩权利,是所有银行保函中潜在风险最大的一种。承包商对于这类保函要特别慎重,因为尽管保函是由银厅开出的,实际上银行只是起到第三方的代付作用,而最终的全部费用和风险仍将由承包商自己承担。
承包商必须分析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掌握业主的信誉和财力,项目资金来源及可靠程度等,同时应对保函格式中的具体内容逐字逐句进行认真研究。在开出的各类保函中应该尽量避免“索偿即付”这类字句,最好能在业主书面索偿与银行付款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期限,以便有一个缓冲时间。如果迫不得以,承包商还可抓住这一时机立刻向仲裁庭或通过律师向当地法院提出紧急诉讼,申请暂时冻结保函的措施,以防业主凭保函向银行索付保证金的立刻发生,从而保护自身利益,使有关争端日后听从法院调查和处理。
国际承包工程中,业主根据合同凭保函向银行索偿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业主可能借故凭保函向银行无理提款,甚至发生欺骗案件。承包商应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对付可能出现的无理提款,避免这种风险的发生。
FIDIC合同并不提倡使用“首次要求即付”保函,而是主张业主在向银行索偿之前通知承包商,说明其导致索偿的违约性质,这可从合同第10.3款的字里行间看出。因为如果业主可以不需任何理由就没收承包商的保函,必然导致承包商在投标时就把这类意外风险考虑进去,将有关费用全部折算到标价当中,以补偿不可预见的危险,造成标价的不合理增加,难以取得有竞争性的投标结果。
如果业主的信誉和财力相当有限,但在标书中又坚持承包商出具金额较大且期限较长的“首次要求即付”的保函,承包商应考虑要求业主出具银行的付款反担保函,以保证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支付。但实际运作中除非承包商带资承包,为项目提供信用贷款,业主一般是不向承包商提供付款保函的。在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后,承包商就要充分考虑若冒如此大的风险,万一出现问题,能否确保盈利,是否值得参与这种投标。
-
见索即付保函
258人看过
-
关于自首司法解释的内容
330人看过
-
首次入职即参保吗?
191人看过
-
公函格式的相关内容
471人看过
-
见票即付保函中银行的责任
299人看过
-
关于投标文件内容与投递要求
438人看过
仲裁庭的组成方式:一般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且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当事人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一名仲裁员成立的,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更多>
-
关于要约收购的具体内容要求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02要约收购条件: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依法向该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收购上市公司部分股份的收购要约应当约定,被收购股东承诺出售的股份数额超过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额的,收购人按比例进行收购。以要约方式进行上市公司收购的,收购人应当公平对待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持有同一种类股
-
预付款保函包括哪些内容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9预付款保函在国际承包业务中使用时,是由承包人通过银行向业主提供。保证书规定,如申请人不履行他与受益人订立的合同的义务,不将受益人预付、支付的款项退还或还款给受益人,则由银行向受益人退还该款项。 预付款保函除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使用外,也适用于货物进出口、劳务合作和技术贸易等业务。例如,在成套设备及大型交通工具的合同中,通常采用带有预付性质的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支付部分价款。在这种交易中,进口人在签订
-
请求函属于要约函件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5请求函不算要约。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要约作为一种缔约的意思表示,它能够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一种拘束力。尤其是要约人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必须受要约内容的拘束。要约发出后,非依法律规定或受要约人的同意,不得擅自撤回、撤销或者变更要约的内容。
-
那个关于申报工伤的函方面的内容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13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职工申请工伤认定,无需写申请书,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在人社局领取),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
-
关于银行的保函到期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02借款保函是银行应借款人要求向贷款方开立的保证借款人到期归还贷款本息,否则由保证人进行赔付的书面担保文件。借款保函的担保金额一般为贷款总额及其利息之和,保函自开立之日起生效,至借款人偿清全部本利总和之日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