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乙等医疗事故最高能赔多少钱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2 21:40:24 449 人看过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能陪多少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对应的是十级伤残。可以主张残疾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补、交通费、精神损害赔偿金。具体数额要根据患者户籍性质、年龄以及医院的过错程度确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此外,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最多能以2人的标准进行赔付。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并且,第五十一条还规定了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计算公式为:居民年平均生活费30年4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12: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直系亲属相关文章
  •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能得到多少赔偿
    如果在病患在三级乙等医院治疗的过程之中造成了医疗事故的话,医院要根据患者的伤残情况以及住院治疗之后的各种费用进行赔偿,具体需要赔偿的费用如下列所示:1、患者治疗的医疗费: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伤害为依据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医疗费用,患者可以依据支付的凭据要求其赔偿,但是如果是患者自身的原发病所造成的医疗费用,医院是不会给予赔偿的。出院之后如果因为医疗事故还需要继续进行治疗的,其医疗费用由医院承担。2、患者治疗不能工作的误工费:患者原本有固定的收入,如果其固定的收入高于当地的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话,那么就按照3倍数进行赔偿。如果没有固定收入的话,那么就按照当地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赔偿。3、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患者的伙食费需要按照当地的国家机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的补助为依据进行赔偿。4、患者需要专人的陪护费:如果患者在住院的期间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陪护的,那么那么就按照当地年
    2023-06-01
    232人看过
  • 医疗事故赔偿三级乙等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以上就是关于医疗事故三级乙等赔偿标准的相关回答。
    2023-02-08
    152人看过
  •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中规定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
    2023-06-05
    182人看过
  •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
    法律综合知识
    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轻度智能减退;2、癫痫中度;3、不完全性失语,伴有神经系统客观检查阳性所见;4、头皮、眉毛完全缺损;5、一侧完全性面瘫,对侧不完全性面瘫;6、面部重度异常色素沉着或全身瘢痕面积达60%?69%;7、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20cm2;8、双眼球结构损伤,较好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150ms(毫秒),矫正视力0.05?0.1,视野半径
    2023-06-06
    173人看过
  •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多少?
    赔偿医疗费,误工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等。具体数额还应具体而定。一、医院打错针造成患者昏迷动手术怎么办医院打错针造成患者昏迷的话,如果需对患者动手术的话,家属可以要求医院承担赔偿的责任,具体的赔偿标准为:第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第二,误工费。第三,住院伙食补助费。第四,陪护费。第五,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第六,丧葬费。第七,被扶养人生活费。第八,交通费和住宿费。第九,精神损害抚慰金。二、侵权主张的赔偿措施包括哪些被侵害人身权可主张的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若是造成精神损害的,还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被侵害财产权的则可以主张损失赔偿。三、医疗事故农村户口怎么赔偿医疗事故需要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
    2023-02-04
    282人看过
  •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多少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
    2023-07-22
    175人看过
换一批
#血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直系亲属
    相关咨询
    •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多少钱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22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对应十级伤残,就是最轻的一种伤残等级,赔偿指数百分之十,赔偿标准根据你所在地方统计数据确定。赔偿的项目包: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 平时的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能赔多少钱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6
      根据我国《标准》的规定,根据该标准所划分出的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是与的一至十级相对应的,也即三级戊等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相当于十级伤残的损害后果。而根据我国《》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被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项目。其中残疾生活补助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需要根据患者所受损害的等级进行确定,因一至十级伤残
    • 医疗事故三级乙等赔偿多少?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8
      1.三级医疗事故相当于十级伤残。 2.他们可以要求残疾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费、交通费和精神损害赔偿金。具体数额应根据患者户籍性质、年龄和医院过错程度确定。 3.伤残赔偿金按照受害人的伤残程度或者伤残程度、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法院所在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自残疾认定之日起20年计算。 4.但60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减一年; 5.75岁以上的,计五年。因伤致残,但实际
    •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能赔偿多少钱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8
      1、以二级乙等医疗事故标准、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2、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八条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多少钱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5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按一级伤残的80%计算。 计算公式为:居民年平均生活费乘以30年乘以80%。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的规定,可按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的方式进行计算:60周岁计算15年、61周岁计算14年、62周岁计算13年、68周岁计算7年、69周岁计算6年,依次递减,70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