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属大陆法系,对行政诉讼的时效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如日本的《行政案件诉讼法》规定,对撤销诉讼,起诉的期间,一旦超过了该起诉期间,行政处分便在形式上得以确定。即撤销诉讼必须在知道已作出处分或裁决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起诉。如果从处分或裁决之日起,超过一年时,便不能再提起诉讼。由此可见,通过诉讼法规定,撤销诉讼的起诉期间为应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且该行为作出后若超过一年的,即使在应当知道三个月内提出,亦不受诉讼时效的保护。
美国属于英美法系,判例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在美国对行政诉讼时效期间实行成熟原则和穷尽行政救济原则。成熟原则是行政程序必然发展到适宜由法院处理阶段即已经达到成熟的程序,才能允许进入司法审查,它实施的关键是行政程序是否已经完成,行政机关是否作出能够影响当事人法律地位的决定。而穷尽行政救济原则是当事人没有利用一切可能的行政救济以前,不能申请法院裁决对他不利的行政决定。即行政救济手段未适用,就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上述两项原则相互补充,目的是为了避免司法程序不必要的和不合时宜的干预行政程序。
由此可见,日本在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上简单、明了,即规定了知道某行为提出诉讼的期限和该行为作出后最长的起诉期限。而美国在行政诉讼时效的适用原则上,更有利于保护行政机关依法所享有的自由裁量权,增加行政系统内部的自我改进错误的机会。但当事人的诉权在一定条件下受到限制。
-
行政诉讼时效最新规定(拆迁的行政诉讼时效)
310人看过
-
诉讼时效对行政诉讼的制约
455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的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限规定
309人看过
-
诉讼时效规定,行政诉讼的期限是多少
106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下如何应对行政诉讼时效超时
249人看过
-
行政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行政诉讼时效是否可以中止
268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行政诉讼法各时效规定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4行政诉讼时效制度发源于民事诉讼时效制度,完整的民事诉讼时效制度包括一般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以及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制度。和民事诉讼时效比,行政诉讼为了保障行政行为的高效、稳定,没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等制度,显然行政诉讼时效制度是不完整、不完善的。笔者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也遇到这方面诸多的困惑,经过系统的梳理与整理,对最长诉讼时效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思考,本文仅从最长诉讼
-
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诉讼适用时效作出排除性规定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1-07-0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了时效中断的三个法定事由: 1、起诉; 2、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对此作了排除。 (一)行政诉讼时效不因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而中断。 为使行政效率优先与公民权利保障相互均衡,使行政法律关系得以尽快稳定,《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对行政起诉期
-
行政诉讼时效的行政诉讼诉讼时效的法律意义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0关于行政诉讼时效的意义,应该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罚权利人不及时行使请求权的行为,更不是保护义务人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而是具有积极的法律意义。 1、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地处理民事纠纷。
-
行政诉讼规定诉讼时效至少多久,诉讼时效有时效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18行政诉讼有诉讼时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房地产诉讼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5年以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行政诉讼的时效是怎么进行规定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23《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