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意见撤销相关法律依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2 17:33:36 467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三十七条规定:

当事人对鉴定书的内容有异议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以书面方式提出。

对于当事人的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要求鉴定人作出解释、说明或者补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鉴定人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或者补充。

第四十条规定:

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一)鉴定人不具备相应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存在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情形的,鉴定人已经收取的鉴定费用应当退还。拒不退还的,依照本规定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对鉴定意见的瑕疵,可以通过补正、补充鉴定或者补充质证、重新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重新鉴定的申请。

重新鉴定的,原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一、不认可伤残鉴定结论怎么办?

如果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对于评定结论不服,其可以选择的救济方式包括重新进行伤残鉴定和通过质证排除或者降低伤残评定结论的证明力。

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

第一,当事人自行委托伤残评定的情况。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鉴定结论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二,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委托伤残评定的,如果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10: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鉴定结论相关文章
  •  司法鉴定证据效力相关法律规定及解读
    司法鉴定证据的效力取决于三个因素:鉴定结论的查证属实性、证据内容的客观性和关联性、以及司法鉴定程序的合法性。只有满足这些条件,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司法鉴定证据的效力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鉴定结论作为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2.客观性和关联性是证据的内容,合法性是证据的形式,是证据真实性和相关性的法律保证;3.司法鉴定程序的合法性直接影响着鉴定意见的准确性。 司 法 鉴 定 证 据 效 力 维 度 的 分 析医疗事故鉴定是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的证据。然而,在诉讼过程中,医疗事故鉴定只是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应当经过当事人质证,由法官确定其效力,其结论并不必然为法庭采纳,不是必然的定案依据。因此,在医疗事故纠纷诉讼中,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审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医疗事故鉴定也不是医疗行政部门对医疗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在医疗事故纠纷诉讼中
    2023-10-04
    483人看过
  • 监护人相关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第二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第三十条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一、监护人身份类型是什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具体如下: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
    2023-03-06
    243人看过
  •  法律依据:追加被告的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民诉意见》第5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追加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法院应对此进行审查,若申请合理,应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必要共同诉讼分为必要的共同诉讼和普通的共同诉讼。必要的共同诉讼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必须合并审理的诉讼。共同起诉讼或共同应诉的人称为共同诉讼人。根据我国《民诉法》第119条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如果其中一方没有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最高法《民诉意见》第57条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理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从上述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可以看出,我国把是否必要共同诉讼作为追加当事人的标准。根据诉讼标的
    2023-09-01
    462人看过
  • 撤销捐助法人的决定的法律依据
    捐助法人,是指具备法人条件,为公益目的以捐助财产设立的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十四条规定,捐助人有权向捐助法人查询捐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捐助法人应当及时、如实答复。捐助法人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或者法定代表人作出决定的程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法人章程,或者决定内容违反法人章程的,捐助人等利害关系人或者主管机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但是,捐助法人依据该决定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受影响。一、什么情况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捐助法人的决定案情介绍:甲公益基金会章程规定,其受赠财产专门用于扶助山区贫困儿童。乙公司向甲公益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帮助山区贫困儿童上学。后甲公益基金的决策机构违反章程规定,作出将所有受赠财产捐赠给丙公益基金会的决定,该基金会以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为宗旨。乙公司发现该决定后,决定起诉甲公益基金会。案例分析:民
    2023-03-28
    398人看过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司法鉴定晚上也给做吗?
    一般都是在工作时间做鉴定的。司法鉴定人能力证明怎么做?个人兼职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提供所在单位同意其兼职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书面意见。司法鉴定人审核登记程序、期限参照《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中司法鉴定机构审核登记的相关规定办理。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准予执业的决定,颁发《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书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鉴定机构并说明理由。《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由司法部统一监制。《司法鉴定人执业证》是司法鉴定人的执业凭证。一、成为司法鉴定人需要什么条件?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品行良好的公民;2、具有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相关的行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3、申请从事经验鉴定型或者技能鉴定型司法鉴定
    2023-03-27
    273人看过
  • 司法鉴定意见书无效法律规定
    一、司法鉴定意见书无效法律规定在民事诉讼过程中,针对某些专业问题需要进行司法鉴定,比如伤残等级鉴定,工程造价鉴定,笔迹鉴定、财物价格鉴定等等。所以司法鉴定结论成为法院审理某些案件的重要证据,也可能决定着当事人胜败的命运。当有虾下列情形的时候,可以认定司法鉴定无效:(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二、司法局司法鉴定科的工作程序是怎么样的司法鉴定工作一般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审查鉴定;(二)查验送检材料、客体,审查相关技术资料;(三)根据技术规范制定鉴定方案;(四)对鉴定活动进行详细记录;(五)出具鉴定文书。三、刑事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1、《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2、《刑事
    2023-06-06
    376人看过
  • 相关法规出台,皖司法鉴定投诉查处有据可依
    近日,安徽省司法厅率先出台《安徽省司法鉴定投诉查处办法(试行)》,这意味着,安徽司法鉴定投诉查处有据可依。据安徽省司法厅有关人士介绍,《办法》明确,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诉人可以向市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同时在两个以上司法鉴定机构执业的;超出登记的执业类别执业的;私自接受司法鉴定委托的;违反保密和回避规定的;拒绝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检查或者向其提供虚假材料的;因严重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登记的;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非法定事由拒绝出庭作证的;故意做虚假鉴定的;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的;超出登记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开展司法鉴定活动的;未经依法登记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出借《司法鉴定许可证》的;组织未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的人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司法鉴定委托的;违反司法鉴定收
    2023-06-06
    58人看过
  • 与公司法人和股东相关的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刑法》修正案(六)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2023-06-21
    64人看过
  • 关于对司法鉴定意见书的质证意见
    关于对司法鉴定意见书的质证意见的范本原告W诉被告X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经原告申请,洛阳市XX区人民法院委托洛阳XX法医司法鉴定所对“W的伤残等级进行鉴定”,该鉴定所于xx年x月x日进行了鉴定,于xx年x月x日作出洛X司鉴所[2012]X鉴字第XX号司法鉴定意见书,认为:W的伤残等级为X(十)级。现发表如下质证意见,望合议庭在证据采信时予以考虑、采纳:1、该鉴定于xx年x月x日进行,当时,鉴定人声称“由于申请人未提供术前影像诊断报告及CT光片,应为陈旧伤”;申请人在检材移送之前声称“不移送术前影像诊断报告及CT光片”;质证人亦提出“主要检材术前影像诊断报告及CT光片欠缺,是否符合鉴定条件”的异议。2、该鉴定意见书在“检验过程”及“分析说明”中载明,患者自述、专科情况、手术记录以及鉴定人员分析说明:均表述被鉴定人为“十年前因交通事故致右胫腓骨远端骨折”。故被鉴定人被评定为“X(十)级伤
    2023-06-03
    286人看过
  • 宣告失踪撤销相关法律规定
    一、宣告失踪撤销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被宣告失踪的失踪人重新出现以后,经过其本人申请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应当撤销宣告失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五条失踪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失踪宣告。失踪人重新出现,有权请求财产代管人及时移交有关财产并报告财产代管情况。二、什么是宣告失踪宣告失踪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人宣告为失踪人的制度。为消除因自然人长期下落不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法律通过设立宣告失踪制度,通过宣告下落不明人为失踪人,并为其设立财产代管人,由代管人管理失踪人财产,以保护失踪人与相对人的财产权益。它是一种不确定的自然事实状态的法律确认,目的在于结束失踪人财产关系的不确定状态,保护失踪人的利益,兼及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因此,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如果下落不明满4年,人民法院仍然只能作出失踪
    2023-04-30
    454人看过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怎样撤销离婚起诉状
    当事人若是原告当事人,收到法院传票之后想撤诉,需要当事人到起诉的法院提出申请,需要取得法院的裁定是否准予撤诉。还有个方法是,原告当事人可以不申请办理撤诉手续,原告可以在开庭时候拒不到场,法院也会按撤诉处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
    2023-06-18
    301人看过
  • 绿色原则相关法律依据
    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百四十九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一、民法典中绿色原则是什么绿色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这项原则既传承了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新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缓解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的矛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物权编、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等相关法律制度中都
    2023-03-28
    105人看过
  • 工伤鉴定公司不服申请复议能撤销吗,相关法律规定
    一、工伤鉴定公司不服申请复议能撤销吗公司对工伤鉴定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行政复议经审查认为申请理由成立的,复议机关会撤销鉴定结论。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
    2023-06-17
    293人看过
  • 结伙盗窃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
    2023-03-07
    1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鉴定结论
    相关咨询
    • 做司法鉴定意见可不可以撤销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19
      1、申请人或委托鉴定人在司法鉴定意见作出前可以申请撤销鉴定申请,鉴定机构可以撤销,但对已经作出的鉴定意见无法定申请撤销权; 2、司法鉴定所依法可以拒绝申请人或委托鉴定人的鉴定请求,但对已经作出的鉴定意见无法定撤销权。
    • 撤销司法鉴定意见, 法院可以不起诉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09
      申请人或委托鉴定人可以在司法鉴定意见作出前申请撤销鉴定,但对已经作出的鉴定意见不能申请撤销。此时,如果申请人或委托鉴定人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补充质证解决,则不予重新鉴定。
    • 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反映以达到撤销违法司法鉴定意见的目的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8-18
      如果司法鉴定机构违法违纪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则可以向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从而使得原鉴定意见作废或者司法鉴定结构主动撤销违法的鉴定意见。当前的司法鉴定实践中,鉴定机构作为商业主体很多都存在委托受理把关不严,鉴定意见草率,鉴定程序不规范,鉴定暗箱操作及受贿腐败的问题。所以投诉举报司法鉴定机构违法行为的方式也是可以考虑选择的。
    • 申请撤回起诉意见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9-30
      撤回审查起诉意见书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应当报经上级领导审查批准,然后写出撤销案件报告。检察机关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对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可以决定撤销案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 2022年检察机关撤销案件的法律依据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30
      法律依据是: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