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欺骗的合同无效。当事人有权要求法院撤销。但是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一般建议事后及时报警,保留报警记录作为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
3、以法律形式掩盖违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遭遇欺骗签的合同怎么处理
遭遇欺骗签的合同处理如下: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审理后发现合同违反规定的,法院撤销合同或者宣布合同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
欺诈行为会对合同的效力产生影响吗?
345人看过
-
合同修改是否会影响有效性
215人看过
-
合同有欺诈行为还是有效合同吗
395人看过
-
欺诈行为影响银行贷款
390人看过
-
哪些合同欺诈行为对企业的影响最大?
71人看过
-
合同无效是否会影响所有条款的有效性?
125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欺诈合同的效力是否会受到影响?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08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该行为是违法的。 此外,违反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是无效的,但若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则除外。《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
-
合同欺诈行为有哪几种,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是否有效?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合同欺诈行为有哪几种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合同欺诈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即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行为,比如对自己的产品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等。另一种是消极的合同
-
老公欺诈行为是否会影响到老婆?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9妻子不会因丈夫的诈骗行为而承担连带责任或受到法律追究。 然而,如果妻子在明知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前提下,为犯罪者提供藏身之处、金钱等援助,协助其逃避追捕或者支持其作出虚假陈述以庇护其违法权益,那么她可能需要承担窝藏、包庇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这种行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情节严重,刑期将提升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丈夫因诈骗罪被判罚时,如果妻子确实有所参与其中
-
赠与合同具有欺诈性是否具有有效性的法律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04赠与合同存在欺诈无效。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在履行合同时有权依法请求撤销,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
-
如何认定有欺诈行为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04合同涉嫌欺诈不属于无效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