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林征用补偿标准
征收土地需要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其他机关无权批准,否则属于违法征收土地;补偿标准根据批准文件中的征收土地方案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区片地价,否则属于补偿违法;
征地要在征地范围内对征地文号、补偿标准等予以公告,保证被征地户的知情确认听证权,否则属于程序违法;补偿款要一次性支付到位,不能按月支付;地上附着物的补偿由当地制定,也可以通过评估确定补偿;如果征地违法的话,可以拒绝交出土地。
二、房屋征收和房屋拆迁有何区别
有的人会以为房屋征收和拆迁就是一回事,并不作区分,二者虽然外在表现形式接近,但分属不同的范畴,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并不能完全混为一谈。
1、目的不同
房屋征收是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征收,过去的拆迁是因城乡发展建设的需要而拆迁。
2、主体不同
征收的主体是市、县(区)人民政府,拆迁的主体是取得拆迁许可证的单位。
3、适用范围不同
房屋征收适用于所有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不管是否属于规划区域内或规划区域外。而老条例规定了城市规划区域内房屋拆迁都适用这条例,一些城中村在规划区域内而土地性质属集体土地,拆迁时会出现应用法律交叉问题,往往在拆迁补偿时对集体土地性质拆迁户在同一批拆迁中要制定不同的补偿方式。
三、房屋征收补偿方式有哪些
1、货币补偿
货币补偿是房屋征收中最常见的补偿方式,是指在房屋征收补偿中,根据被征收人的选择,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以货币的形式对被征收人的房屋价值给予补偿的方式。
2、产权调换
所谓产权调换,是指在房屋征收补偿中,根据征收人的选择,市、县级人民政府用自己购买或建造中的房屋所有权补偿给被征收人,并按照被征收房屋的价值与用于产权补偿的价值进行差价结算的补偿方式,被征收的价值和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的价值均由相应的资质的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规则评估确定。
3、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相结合
在征收补偿中,对被征收房屋一部分实行货币补偿,一部分实行产权调换补偿,即是货币补偿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这种补偿方式,在法律实务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实行产权调换时,调换房屋面积的建筑面积与被征收房屋的建筑面积很难正好相等;即使相当,也可能在结构上不相同,需要进行价格结算。因此,这是就需要通过货币补偿的形式,对产权调换补偿不足部分加以补偿。
-
被征用山林的公正补偿标准
251人看过
-
征收林地补偿山西省征用、占用林地林木补偿费
349人看过
-
山林地补偿费用的标准规定
251人看过
-
征用林地内各类林木的补偿标准
242人看过
-
法律规定征用山林怎么补偿
395人看过
-
征收山林补偿款归谁
110人看过
-
林地赔偿标准林地征用补偿标准解读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3林地征收与耕地征收一样,补偿一般有三块:一是地上附着物及林木补偿费;二是安置补助费;三是林地补偿费。具体的补偿标准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征收办。特别提示:如果认为补偿标准过低,千万不要签订任何补偿协议,目前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启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争取提高补偿标准。具体可致电律师详细说明你的情况并告知您详细的操作方法。
-
自留山征用赔偿与山林打压标准赔偿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31具体补偿多少、怎么补偿要看补偿安置方案,如果政府部门没有公布,就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土地的使用者、所有者有权在被征收土地时获得相应补偿。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
林木占用补偿标准林木占用占地补偿标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202、村民房前屋后林木补偿标准一般林木(杨柳榆槐等)幼龄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35-65元;中龄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220—300元;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350元。 3、森林植被恢复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苗圃地每亩120000元;未成林每亩86600元;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每亩63360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每亩76670元;疏林地、灌木林地每亩50000元
-
山西省征地的标准文件和林木补偿标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5每个地方土地征收补偿标准都不一样,具体的补偿标准由当地的政府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土地性质等因素制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
-
开矿征用林地荒山补偿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31对相关的土地进行征用,征用工作统一由地方政府委托相关单位办理拆迁事宜;政府会事先发出公告和补偿标准的公告,被征收人如果不同意补偿的方式和数额等,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予以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