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精神病人可否监外执行
对于符合条件的精神病人,可以申请暂予监外执行。具体的需要进行鉴定是否属于保外就医的疾病范围。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二、监外执行的程序由什么
监外执行的适用程序如下:
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在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对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应由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精神病人如果符合条件的话,那么是可以申请监外执行的。监外执行需要满足犯罪分子有严重疾病的情形,或者是犯罪分子是属于正在哺乳期的妇女。并且如果犯罪分子生活严重不能自理的,那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进行监外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五条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n(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n(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n(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n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n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n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n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
精神疾病怎样监外执行的,监外执行需要担保人吗?
439人看过
-
精神病监外执行申请书范本
120人看过
-
犯罪分子精神抑郁能否监外执行
110人看过
-
精神病监外执行必须做鉴定吗
64人看过
-
精神病监护人能否取消
117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是否适合进行监外执行?
250人看过
-
精神病人坐牢了精神病人能申请监外执行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23对于符合条件的精神病人,可以申请暂予监外执行。 具体的需要进行鉴定是否属于保外就医的疾病范围。 除此之外,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
精神病患者可否能够监外执行监外执行的精神病患者如何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5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新刑诉法第254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可以申请暂予监外执行。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中关于《罪犯保外就医疾病伤残范围》对“严
-
精神病监外执行(法庭监督)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9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行未减刑的罪犯,一律收监执行。如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主管的司法机关审查批准。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应
-
-
精神病监外执行强制医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2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对被监护精神病人进行日常生活管理;对出逃和流浪精神病人负责领回;对有肇事肇祸倾向或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人负责送定点医院治疗;对符合出院标准的精神病人负责结算医疗救治费用并及时领回安置。 管理无主精神病人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相关部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