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产假多少天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1 09:44:37 396 人看过

护士产假98天,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护士放产假有什么特别规定么

根据法律的规定,企业要注意女职工四期特殊劳动保护,妥善安排四期劳动。女职工的四期是指: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企业需要特殊的保护。

女职工产假期间,无论是用人单位支付产假工资还是女职工享受生育生活津贴,用人单位和女职工本人仍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单位承担的部分,员工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女职工个人缴纳。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20: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产假相关文章
  • 男士陪产假多少天
    男方陪产假第三十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陪产假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当然,还存在有的地方有陪产假,有的地方没有陪产假的情况。如果你的状况特殊,比如生活困难,妻子实在无人照顾,或医院方面有相关的要求,可向单位申请困难补助或照顾。休陪产假需要的证明一般来说陪产假都是要结婚证,准生证跟出生证明的,其他的要求就看公司自己的规定了,每个公司可能需要的证件不会完全一样,但是这几个是不会少的。现行的《劳动法》中并没有对男职工歇陪产假作明确的规定,《劳动法》只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有对女职工生育可以歇产假的规定。按
    2023-05-09
    194人看过
  • 产假陪护假多少天
    一、产假陪护假多少天产假陪护假是指职场女性在休产假期间与之合法结婚的男性合法享有一定假期,具有国家法律保护。产假陪护假是我国法律法制的新一步,也是一个重大突破。由于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对产假陪护假并没有做出相关的规定条例,再加上各省市的当地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各省市的陪护假都是有所不同,大多是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条例。但也正是由于陪护假的法律地位底下,导致有一些地方是没有产假陪护假的。各省市对产假陪护假的具体天数,申请条件以及陪护假期间工资等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要熟知自己当地的产假陪护假的规定。产假陪护假的天数因为各地的产假陪护假的规定条例都有所不同,所以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各地的产假陪护假的天数:1、上海:上海产假陪护假是指晚育护理假,产假陪护假天数为三天,这个权利之限于晚育者。2、深圳:深圳产假陪护假为十天,深圳对于年满23周岁并且依法登记结婚生育第一胎的女职工,对其合法配偶享有十
    2023-05-24
    373人看过
  • 产假陪护假多少天
    一、产假陪护假多少天产假陪护假是指职场女性在休产假期间与之合法结婚的男性合法享有一定假期,具有国家法律保护。产假陪护假是我国法律法制的新一步,也是一个重大突破。由于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对产假陪护假并没有做出相关的规定条例,再加上各省市的当地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各省市的陪护假都是有所不同,大多是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条例。但也正是由于陪护假的法律地位底下,导致有一些地方是没有产假陪护假的。各省市对产假陪护假的具体天数,申请条件以及陪护假期间工资等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要熟知自己当地的产假陪护假的规定。产假陪护假的天数因为各地的产假陪护假的规定条例都有所不同,所以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各地的产假陪护假的天数:1、上海:上海产假陪护假是指晚育护理假,产假陪护假天数为三天,这个权利之限于晚育者。2、深圳:深圳产假陪护假为十天,深圳对于年满23周岁并且依法登记结婚生育第一胎的女职工,对其合法配偶享有十
    2023-05-13
    436人看过
  • 产假陪护假多少天
    国家规定的产假为98天。但对于陪产假而言,我国目前没有法律对此进行明确规定。关于陪产假的固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多数地区的陪产假为15天。陪产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晚婚后生育或者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实行晚婚、晚育的夫妻双方,享受下面的优待: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实行晚婚的,其婚假为30天。实行晚育的,其产假为105天,并给男方护理假15天。产假待遇有关规定:1、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2、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3、产假,生育津贴。
    2023-07-25
    265人看过
  • 产假陪护假多少天
    一、产假陪护假多少天产假陪护假是指职场女性在休产假期间与之合法结婚的男性合法享有一定假期,具有国家法律保护。产假陪护假是我国法律法制的新一步,也是一个重大突破。由于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对产假陪护假并没有做出相关的规定条例,再加上各省市的当地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各省市的陪护假都是有所不同,大多是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条例。但也正是由于陪护假的法律地位底下,导致有一些地方是没有产假陪护假的。各省市对产假陪护假的具体天数,申请条件以及陪护假期间工资等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要熟知自己当地的产假陪护假的规定。产假陪护假的天数因为各地的产假陪护假的规定条例都有所不同,所以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各地的产假陪护假的天数:1、上海:上海产假陪护假是指晚育护理假,产假陪护假天数为三天,这个权利之限于晚育者。2、深圳:深圳产假陪护假为十天,深圳对于年满23周岁并且依法登记结婚生育第一胎的女职工,对其合法配偶享有十
    2023-05-17
    194人看过
  • 江苏男士陪产假多少天
    享受护理假十五天。《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七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十天。自2016年1月1日起,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前两款规定的假期视为出勤,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前两款规定的假期。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其他优惠待遇。
    2023-05-04
    390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假
    词条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

    #产假
    相关咨询
    • 护士产假多少天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21
      对于产假和陪产假,是根据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配套法规等等法规而设定的劳动者的保障性待遇。对于入职或就业年限法律与法规定没有限定,也就是说法律没有规定,用人单位的作法单纯从法律角度上说是没有法律依据或法律支持的(也就是说不合法)。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劳动管理制度或者说劳动合同中有约定的,则应服从于制度与约定。至少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此项单位的规定无效或不允许用
    • 护士产假多少天?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18
      对于产假和陪产假,是根据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配套法规等等法规而设定的劳动者的保障性待遇。对于入职或就业年限法律与法规定没有限定,也就是说法律没有规定,用人单位的作法单纯从法律角度上说是没有法律依据或法律支持的(也就是说不合法)。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劳动管理制度或者说劳动合同中有约定的,则应服从于制度与约定。至少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此项单位的规定无效或不允许用
    • 护士产假是多少天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7
      护士产假98天。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假15天;难产的,产假增加15天;生多胞胎的,每多生一个婴儿,产假增加15天。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护士的产假多少天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2
      就你的问题护士产假多少天,产假规定跟职业没有关系,法定98天,难产加15天。晚育假根据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再定。
    • 产后护士产假多少天?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18
      对于产假和陪产假,是根据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配套法规等等法规而设定的劳动者的保障性待遇。对于入职或就业年限法律与法规定没有限定,也就是说法律没有规定,用人单位的作法单纯从法律角度上说是没有法律依据或法律支持的(也就是说不合法)。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劳动管理制度或者说劳动合同中有约定的,则应服从于制度与约定。至少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此项单位的规定无效或不允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