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讨欠款的起诉要收集什么证据
债务记录:包括与交易相关的银行对账单、转账记录、收款凭证等,这些记录可以证明对方是否已经支付或者未支付相应的款项。
借款合同:提供与对方之间签订的协议,其中应包括付款条款、还款日等相关信息。
证人证言:如果有其他人可以证明你与对方之间的交易以及对方的欠款情况,可以邀请这些人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二、债务人被起诉,不到庭怎么办?
被告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如果由于被告缺席,导致有利于被告的证据未能举证和质证,那么被告可能需要承担不利的后果。法院可以采取强手手段执行,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甚至对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
人民法院会向缺席的一方当事人宣告判决及送达判决书。如缺席的当事人下落不明又无代收人,或用其他方式也无法送达的,则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公告自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如不服本判决,当事人可在公告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逾期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可强制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n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
收集好证据要如何追讨欠债
183人看过
-
起诉追回欠款如何收集证据呢
399人看过
-
债务追讨证据的收集
230人看过
-
追讨欠债的方法:收集证据的过程
464人看过
-
微信欠款不还主要收集什么证据起诉
432人看过
-
债权人需要什么证据追讨欠款
487人看过
-
有借条和收集欠款凭证的证据,如何追讨欠款,追讨债务需要哪些证据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61、收集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出具的借据,由当事人签名的欠条、借条和能够证明债务往来的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等等证据。2、凭借上述证据,向对方当事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发出支付令,督促对方当事人还款。《民事诉讼法》第216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
-
没证据的情况下如何追讨欠款,追讨欠款时需要收集哪些证据进行证明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04没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收集证据来进行证明,追讨欠款证据收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规定,你在起诉或应诉时应向法院提交必要的证据,否则你的主张有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将承担败诉的后果。以下是你应向法院提供的主要证据: 1、提供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欠条或借贷合同等书面证据。没有书证的,应提供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地点、金额
-
债务追讨证据的收集有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51、当事人是公民的,应查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联系电话;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2、证明民事法律关系据以发生、变更、消灭等事实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确定债权债务数额的证据; 4、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
-
对于追讨欠款证据应该如何收集?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19追讨欠款证据的收集是: 1.提供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欠条或借贷合同等书面证据; 2.有担保人的,应提供担保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 3.有抵押物的,应提供抵押物的名称、数量、价款数额等; 4.提供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义务的证明材料和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权利的证明材料。
-
收集好证据要怎么追讨欠,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19收集好证据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追讨欠债,但是应当注意向法院起诉的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等。